“李家巷發布”公眾號正式停止運營,浙江省長興縣李家巷鎮黨建辦主任陸偉忠有了更多的時間下到基層工作。以往,陸偉忠白天很多時間和精力花在公眾號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發布上。
從今年4月19日起,長興縣220多個縣直機關單位、鎮村等政務微信公眾號停止運營,給基層干部群眾“減負”。“接到這個通知時,我們也松了一口氣。”陸偉忠說,原來李家巷鎮每天有4個大的微信公眾號要發布動態信息,由鎮政府四五名工作人員承擔這些工作任務。
長興縣委宣傳部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吳帆介紹,此前,該縣各單位共開設282個政務微信公眾號。其中,縣級部門218個,鄉鎮、街道和園區28個,村、社區一級36個。
“鄉鎮一級政務微信公眾號主要功能就是‘打卡曬成績’。”據長興縣一名基層工作人員透露,做一期工作動態,工業、農業、文化、社會治理等方方面面都要涉及,大家就在工作群里“打卡”發布上百條信息、照片、資料,需要花兩三個小時去收集整理。
全縣223個政務微信公眾號由單位內部員工兼職管理,大多數員工除了完成自己本職工作外,還要兼顧政務微信的信息采集、發布、維護等工作,加上編輯能力欠缺、專業知識限制、不懂傳播規律等原因,微信公眾號內容質量不高。全縣政務微信公眾號粉絲數1000以下的167個,占到60%。
據長興縣清理整頓政務微信公眾號的報告顯示,很多基層政務微信公眾號定位不準確,將其當作工作日志和臺賬資料庫使用,一些鄉鎮和村、社區一級更是出于展示工作實績、互相攀比“被動”地開設政務微信,浪費公共資源。
據統計,長興縣有59個政務微信公眾號托管外包,總計金額289.50萬元。一些單位投入較大,但傳播效果不明顯,某鄉鎮兩個政務微信公眾號每周發布2~3次,需要專門安排一名干部負責,且每年支付20萬元的運維費用,每篇文章的閱讀量僅數百次。
此外,該縣部分政務微信公眾號存在“重建設、輕服務”現象,對網民問政留言不理不管,“僵尸”“睡眠”等現象時有發生。
該縣從去年年底開始對政務微信公眾號進行清理整頓工作,目前已停止更新和注銷的微信公眾號220余個,占全縣政務微信公眾號數量的80%。對保留歸并的一批公眾號,建立嚴格的審核和發布制度,實施媒體融合戰略做強做精。長興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柏平說,目的就是把基層干部群眾從運營維護龐雜的政務微信公眾號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做好民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