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內丘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張肅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農村情況千差萬別,集體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要搞好制度設計,有針對性地布局試點。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既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和凝聚力、夯實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河北省內丘縣強化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多措并舉,不斷增強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2018年度有集體收入村實現了全覆蓋,5萬元以上村達到64.4%。
明確目標,著力強化發展導向。建章立制、真督實考是實現集體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關于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關于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實施方案》等文件。健全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分析研究扶持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在農村黨支部推行月度“干事紅榜”晾曬活動,讓干事和發展情況接受村民監督。
選好頭羊,著力夯實“堡壘”根基。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集體強不強,就看“領頭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必須配強黨支部班子,尤其是選好村黨支部書記。內丘縣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充分吸引優秀人才到農村創業興業,著力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會管理和兼具“拓荒牛”“老黃牛”精神的人選進村“兩委”班子,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中致富帶頭人較換屆前提高26個百分點,平均年齡下降9歲。干部結構進一步優化,夯實了集體經濟發展組織基礎。
盤活家底,著力增強“造血”功能。努力培育“一村一品”“一村一業”,探索推廣資源開發型、股份合作型、服務增收型、項目帶動型等發展集體經濟的新路子、新模式。如崗底村圍繞荒山做文章,不斷改進“支部+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年集體收入超過50萬元,取得了集體和農民增收的雙贏。
精準扶持,著力提升“輸血”質量。發揮財政資金杠桿撬動作用,實現扶持一個、帶動一片的效果。近年來,累計爭取財政扶持資金2000余萬元,通過有效整合村集體資金、村民入股等形式,抓好21個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建設。縣級相關部門結合職能職責,統籌整合資產、資源、資金,引導支農、扶貧、產業等各類項目向農村傾斜,增強“輸血”功能,持續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提供保障。同時,從縣直單位選派225名優秀干部組成扶貧脫貧駐村工作隊,與75個貧困村黨支部“聯姻”幫扶,推動服務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突出示范,著力形成“輻射”效應。通過選樹不同基礎、不同類型、不同模式的集體經濟發展示范村,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目前,全縣已涌現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王勝,河北省“千名好支書”楊雙牛、郝保德、王延昌,百余名有影響力的農村致富帶頭人關增軍、韓增山、曹兵山等,培育出80多個集體收入超10萬元的強村。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鄉村振興半月談”、優秀支部書記“現身說法”、拉練觀摩等經驗借鑒推廣活動,形成強村帶弱村、共同發展壯大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