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村而言,黨組織的功能猶如一個人的心臟。如果黨組織軟弱渙散,村里的各項工作就會因“缺氧”而乏力。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山西省以夯實黨的執政根基為目標,以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為重點,全面實施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提升行動,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曲孝麗先后深入定襄、五臺、隰縣、交城等14個縣調研整頓情況,指導工作推進。她強調:“要從嚴從實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堅持問題導向,注重整合資源,下大力氣補短板、強弱項?!?/p>
拉網排查,精準確定“后進”村
去年以來,山西省共排查出4000多個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這些被列入整頓對象的黨組織,是怎樣“打撈”出來的呢?
山西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為精準識別整頓對象,各地堅持多方聯動,拉網式排查,逐村“過篩子”,由縣級組織部門認真審核把關,做到“該‘戴帽’的一個不漏,不該‘戴帽’的一個不讓”。
“軟弱渙散村的‘帽子’戴上后,的確有一些傾斜政策,去年我們拿出80萬元黨費,幫助軟弱渙散村修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等?!睍x中市昔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李強說,他們對軟弱渙散村的認定格外慎重。首先,由鄉鎮黨委根據村黨組織的述職,將排名倒數的村報上來。然后,縣委組織部嚴格對照軟弱渙散村的10種情形,按照精準識別、應定盡定、應整盡整的要求,逐村排查。最終將確定的32個軟弱渙散村名單在一定范圍內公示,操作上公開透明。
“會不會出現因顧慮轉化難度大,而隱瞞不報的現象?”襄垣縣委組織部部務委員王納說:“組織部門除認真審核把關外,還要求部分包聯的縣直機關干部每個星期跑2個村,一輪跑完,繼續下一輪。對照標準,實地查驗,真的‘跑’不掉,假的真不了?!?/p>
朔州市山陰縣委組織部在確定名單后,派出3個工作組,深入 鄉村對上報整頓對象逐一查核,并加強與紀委監委、政法委、農委等部門的溝通對接,確保將社會矛盾突出、歷史遺留問題解決迫切、組織建設薄弱的村納入整頓對象?!拔覀儾桓銋^域平衡,不設比例,實行動態認定,2018年,全縣調整更換了9個不符合整頓條件的村。”縣委組織部有關人士說。
對癥下藥,“一村一策”治痼疾
整頓對象確定后,山西省采取一村一個工作組、一名第一書記、一個縣直結對部門、一名縣級領導班子成員、一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幫扶的方式進行整頓,對重點村,實行省市兩級掛牌督辦,“一村一策”推進整頓轉化。
今年以來,全省共摸排出1635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共派出1636個工作組、1574個縣直部門、1638名第一書記、1384名縣級領導進行幫扶整頓。縣鄉兩級黨委書記靠前指揮,其中有50個村由縣委書記掛點整頓、111個村由鄉鎮黨委書記包村整頓,力促治“軟”、治“弱”、治“亂”、治“散”各項措施落實落地。
治“軟”。呂梁市中陽縣把配強黨組織帶頭人、建強支部班子作為整頓工作的切入點。下棗林鄉黨委在分析米家塔村的實際情況后,任命鄉里的一名包村干部擔任支部書記。金羅鎮椿樹坪村多年來家族矛盾難以調解,該村有一名辦企業的黨員群眾認可度高,縣鄉領導一起做工作,動員他擔任村書記,現在村里的工作漸漸步入正軌。
治“弱”。孝義市中陽樓街道橋南村被確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后,在幫扶工作隊指導下,調整了村“兩委”班子,吸納了好幾位敢想敢干的年輕人,并與呂梁地區優秀黨組織尚家莊村黨支部結對共建,通過對70名黨員設崗定責,使許多黨員原來認為“不好意思”的事變成行動自覺,將干部群眾原來以為“沒有希望”解決的問題一一化解。橋南村駐村第一書記武登輝說,今年,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干凈 方便的天然氣,老百姓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治“亂”。8月的一個晚上,運城市萬榮縣通化鎮通化二村村委會大院燈火通明,正在上演的一臺蒲劇讓村民們看得津津有味。而就在一年前,還是這個院子,村委會主任候選人竟闖入競選現場、破壞“兩委”選舉。2018年,該縣派駐工作組進村“會診”,對該村近10年來的黨建、財務、土地等狀況進行徹底摸排,從根本上扭轉了亂象,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治“散”。中陽縣從規范“三會一課”入手,徹底整治黨組織“散”的問題。規定鄉鎮黨委和整頓工作組必須派人列席軟弱渙散村黨組織“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同時,在全縣推行農村“共產黨員戶”掛牌活動,3600多戶黨員家門口掛上了醒目的牌匾,極大地增強了黨員的榮譽感。
一村一策,策策關情。在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張郭村工作隊駐地,每天總會有村民把自家種的新鮮蔬菜偷偷掛在門把上,雖然一把豆角、兩根黃瓜、幾個辣椒的價值有限,但群眾的情意無價。過去,戴著“軟弱渙散”帽子的張郭村,農戶種的蔬菜水果常因道路不通而爛在地里,工作隊幫助該村修建了道路、灌溉管道和日間照料中心等,民生得到極大改善,村民對村兩委的信任度日益提高。村民李隨山為支持村衛生所建設,還毫不猶豫地搬了家。
山西省委組織部組織二處處長丁志剛表示:“今后,全省組織部門將探索建立長效機制,細化工作措施,逐村分析評價黨組織是否有戰斗力、村干部是否過得硬,對人不強、班子弱、治理亂等痼疾下猛藥?!?/p>
增強后勁,組織力有了“硬支撐”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從根本上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是山西省整頓軟弱渙散村的一大特色。“喚雞還要一把米,村級集體經濟不強,組織力就缺乏硬支撐,動員群眾、組織群眾的效果就會打折扣?!遍L治市沁源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宇紅說。
沁源縣沁河鎮趙寨村被確定為軟弱渙散村后,通過縣鄉村三級“會審”,找出了4類24個“卡脖子”問題,其中就包括集體經濟如何“破零”??h里選派干部到該村擔任書記后,提出了發展集體經濟的思路:辦小雜糧加工基地、奶牛場改辦肉牛廠、依托紅色資源發展鄉村旅游……眼下,這些藍圖正一個個變成現實。
在發展集體經濟的路徑上,各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孝義市中陽樓街道橋南村黨總支書記帶頭創業,孝義萬達廣場項目即將投入使用,將直接帶動本村150名村民創業、260名村民就業,村集體經濟也有望在去年150萬元的基礎上再攀新高。昔陽縣32個軟弱渙散村經過努力,村集體經濟大部分達到了5萬元,樂平鎮白村第一書記武強說,班子調整后企業更愿意投入了,今年預計集體收入達11萬元。大同市、忻州市通過黨建引領、資金抱團、品牌抱團等形式,構建村級集體經濟網格化產業布局。臨汾市吉縣注重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去年77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在5萬元以上。襄垣縣在縣黨群服務中心辦起了“領頭雁”工作室,聘請優秀村書記對軟弱渙散村村干部進行手把手的實訓,提升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高平市則針對全市45位軟弱渙散黨組織書記開設培訓班,通過現場教學等方式,研討發展集體經濟思路。
據介紹,截至去年底,山西全省村集體經濟全面實現破零,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行政村占63.4%。全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水平、發展質量明顯提高,整體呈現出良好態勢。
為鞏固整頓效果,山西省結合村兩委換屆“回頭看”,堅決把不合格、不勝任的村干部清理出去。截至2月底,全省共清理不符合條件村兩委干部848人。同時在去年完成整頓的2474個村中,選取1832個效果明顯、有后勁、有潛力的村作為“提升創建村”,目前有591個村完成提升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