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印發了《關于在全區農村開展鄉村振興“一年一村一事”行動的意見》,意見指出,寧夏將從2020年開始在全區農村開展鄉村振興“一年一村一事”行動,以每年為每個行政村辦一件實事的方式,推動解決農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鄉村治理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一年一村一事”行動將遵循規劃先行、自主自愿、民辦公助、統籌兼顧、循序漸進五項原則。實行過程中要求遵循鄉村發展規律,堅持規劃先行;尊重農民意愿,讓農民群眾自主決定所辦實事。所辦實事將由村集體決定、村民全面參與,政府給予指導和扶持,并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開展“一年一村一事”行動,還將與脫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辦理民生實事等已有項目工程計劃相結合。
“一年一村一事”行動重點聚焦農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民生改善、農村改革七個方面。根據意見要求,各縣區要提前謀劃,結合各地實際,對各行政村存在的短板和困難,列出實事清單,提出年度目標任務。“一年一村一事”行動將實行區、市、縣、鄉、村五級清單管理。全區統一清單內容及管理模式,年初建賬,年中查賬,年底交賬,逐一銷號。對尚未脫貧摘帽的縣區,暫不納入“一年一村一事”行動計劃,摘帽后即可納入。
為確保“一年一村一事”行動干一件成一件,行動實施中,寧夏黨委農辦和農業農村廳將對各縣(市、區)每年“一年一村一事”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排序,納入自治區鄉村振興戰略考核范圍。各縣(市、區)負責對轄區內各村“一年一村一事”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排序。評價結果將作為獎勵的依據。自治區每年安排2000萬元,對工作成效明顯的400個行政村每村以獎代補5萬元,獎補資金全部用于“一年一村一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