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環馳 攝
編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出“動員令”: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貧困群眾,以行動踐行莊嚴承諾,田間地頭、扶貧車間、村民家中……處處留下總書記的鄉村足跡。
本報梳理2020年總書記的鄉村足跡,目的是感受人民領袖的為民情懷,激勵廣大基層干部在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中奉獻汗水和智慧。
脫貧只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時間:
1月19日
地點:云南省騰沖市清水鄉三家村
1月19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云南省騰沖市清水鄉三家村了解脫貧攻堅情況。當地干部告訴總書記,近年來,三家村積極發展鄉村旅游、種養殖業、勞務輸出,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21%降至目前的0.45%。習近平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在村民李發順家,習近平在院子里同李發順一家制作當地節日傳統食品大米粑粑,并聊起家常,詳細詢問李發順一家脫貧情況。習近平指出,鄉親們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大力推進鄉村振興,讓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時間: 3月30日
地點: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村
3月30日,習近平來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村考察調研。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該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余村第一家民宿——春林山莊小院里,習近平同老村支書和返鄉創業村民代表拉家常。習近平強調,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希望鄉親們堅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保護好生態前提下,積極發展多種經營,把生態效益更好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要有城市現代化,也要有農業農村現代化。要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上下更大功夫,推動鄉村經濟、鄉村法治、鄉村文化、鄉村治理、鄉村生態、鄉村黨建全面強起來,讓鄉親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
時間: 4月20日、21日
地點:陜西省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
陜西省平利縣老縣鎮錦屏社區
4月20日下午,習近平前往陜西省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考察脫貧攻堅情況。金米村位于秦嶺深處,曾經是極度貧困村,近年來通過發展木耳、中藥材、旅游等產業實現了整村脫貧。習近平步行察看村容村貌,走進村培訓中心、智能聯棟木耳大棚,了解木耳品種和種植流程,詢問木耳價格、銷路和村民收入等,夸獎他們把小木耳辦成了大產業。習近平指出,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4月 21日上午,習近平來到陜西省平利縣老縣鎮錦屏社區,實地察看了社區電子加工廠、毛絨玩具廠、服飾公司產品展示廳,對當地“山上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辦工廠”的發展思路給予肯定。習近平強調,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解決好貧困群眾就業問題非常重要。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通過各種方法保障貧困群眾就業。
黨員干部要當好群眾利益維護者
時間: 5月11日
地點:山西大同市云州區西坪鎮坊城新村
5月11日下午,習近平首先來到大同市云州區,考察有機黃花標準化種植基地。大同黃花種植有600多年歷史,是當地主導產業。習近平指出,鄉親們脫貧后,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希望把黃花產業保護好、發展好,做成大產業,做成全國知名品牌,讓黃花成為鄉親們的“致富花”。
離開種植基地,習近平來到鄰近的云州區西坪鎮坊城新村考察調研。這個村是易地搬遷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7戶158人,2018年開始入住以來,依靠發展黃花特色產業等實現了全部脫貧。習近平強調,要加強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精心選擇產業項目,確保成功率和可持續發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既要當好鄉村產業項目的組織者、推動者,又要當好群眾利益的維護者。
扶貧車間要堅持扶貧性質
時間: 6月8日
地點: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是生態移民村。6月8日下午,習近平走進村里的扶貧車間,同正在加工制作紙箱的村民們親切交流。習近平指出,興辦扶貧車間目的是扶貧,要堅持扶貧性質,向困難群眾傾斜,多招收困難群眾就業。企業參與興辦扶貧車間,體現了先富帶后富,很有意義。
隨后,習近平步行察看村容村貌。在回族村民劉克瑞家,他仔細看院落、客廳、臥室、廚房、牛棚,詳細了解家庭就業、收入、看病、社保等情況。劉克瑞告訴總書記,家里的耕地流轉了,還養了3頭肉牛,兒子兒媳在附近紡織廠打工,2017年全家脫貧,生活越來越好。習近平希望鄉親們發揮自身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建設好村級為民服務中心
時間:9月16日
地點:湖南省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
9月16日下午,習近平來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考察調研。1934年,紅軍長征路過這里,留下了“半條被子”的感人故事。習近平走進“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了解當地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開展紅色旅游和紅色教育情況。習近平指出,“半條被子”的故事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情懷和為民本質。今天,我們更要堅定道路自信,兌現黨的誓言和諾言,同人民群眾風雨同舟、血肉相連、命運與共,繼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隨后,習近平來到村服務中心、衛生室,了解基層公共服務工作和基本醫療保障情況。他強調,要把村為民服務中心作為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陣地建設好,完善充實服務事項,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增強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在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中,要繼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政治素質和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