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八里甸子鎮大南溝村剛剛下完一場大雪。早上8點,駐村第一書記孫偉東來到村部后,測體溫、填表格、消毒,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孫偉東(右一)在防疫卡點值守
他習慣性地打開疫情防控微信群,只見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劉艷春發了一條信息,要求排查近期從吉林通化返鄉人員,村婦女主任于興華補充一句:請鄉親們互相提醒,返鄉人員要認真摸排填表上報……孫偉東顧不上喝口水,就戴上口罩出門了。
孫偉東是2014年從本溪市林業和草原局下派至大南溝村的,到村已經7年多了,不僅對每家每戶情況了如指掌,就連村里哪個地方有多少棵樹都一清二楚。“我們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從來沒有松懈過。” 孫偉東介紹,村里劃分了5個防控小組,相關人員早晚沿村巡邏檢查,要求村民盡量在家待著,減少出門串戶,對商店等公共場所進行消毒……
走訪完兩戶村民,孫偉東來到修義君家。修義君今年80歲,有心臟病等慢性病。孫偉東記得,第一次到修義君家時,只見棚頂漏雨、四周漏風,他幫老人申請了低保和補貼,協調資金維修了房子。馬上要過年了,孫偉東惦記著老人,“修大爺,這兩天咋樣啊?”“挺好的”“屋里暖和嗎?”“暖和,不漏風了。”“有啥需要和困難,隨時找我啊”……在老人家坐了20分鐘后,孫偉東又繼續走訪了。
大南溝村有村民354戶1326人,脫貧攻堅階段,很多村民和貧困戶都受到過孫偉東的幫助。村民包維琴缺少技能,生活窘困,孫偉東幫她協調了3萬元扶貧貸款,安排她跟村里的苗木大戶學習技術,發展苗木產業,隨后包維琴又租了5畝地種植刺嫩芽和九角楓,年收入突破3萬多元;村民王洪軍是邊緣貧困戶,患有癲癇不能勞動,為了幫助王洪軍一家解決困難,孫偉東聯系鎮政府辦理了低保,緩解了生活壓力。
大南溝村有山林面積4.2萬畝,是遼寧省有名的“林業苗木”專業村,主要種植紅豆杉和其他綠化苗木。孫偉東每年都邀請市林業和草原局的專家,到村里給村民講解新技術,指導病蟲害防治,幫助村民拓寬銷售渠道,大南溝村每年苗木凈收益1400余萬元。
經多次外出考察,孫偉東還把發展目光聚焦到旅游上,先后完成了村文化廣場改造工程、村口“小花園”建設工程、“紅豆杉歸山”旅游總體規劃、紅色生態旅游康養立項、民宿設計等工作,成立了大南溝和樂聯盟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帶動村民就近就業。大南溝村被沈陽藥科大學授予“社會實踐學習基地”,被遼寧科技學院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如今的大南溝村,村美了,產業興旺了,老百姓富裕了,去年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國家文明村鎮”“遼寧省文明實踐村”。采訪期間,孫偉東一直電話不斷,他解釋說,一方面要盯緊村里的疫情防控,另一方面要提前聯系好苗木供應商,防止因疫情影響苗木銷售。“村里的事兒,其實就是我自己的事兒。”孫偉東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