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至縣張溪鎮葛仙鋪村黃桃基地全景圖
初夏時節,正是黃桃生長關鍵期。連日來,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張溪鎮葛仙鋪村的黃桃園里,村黨總支書記歐陽全紅與果農們搶抓農時,加強黃桃管護,為今年豐產提質打基礎。
曾經的葛仙鋪村底子薄、基礎差,是遠近聞名的“空殼村”。然而,2023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100萬元。
葛仙鋪村的“逆襲”,正得益于歐陽全紅的敢闖敢干。
歐陽全紅退伍后,選擇回到村里發展。2012年5月擔任村黨總支書記時,面對底子薄、基礎差的村子,他毫不氣餒。如何將“爛牌”打成“王炸”?他的第一招,就是流轉土地,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2017年初,歐陽全紅帶領村“兩委”干部到碭山等地考察,回來后檢測計算村里土壤、日照等條件,符合黃桃的生長要求,果斷決定發展黃桃種植產業。年底,村“兩委”牽頭成立葛仙鋪土地流轉專業合作社,采用“村黨組織+合作社+農戶”模式,流轉土地200余畝,栽種黃桃6000余株。
如今,每年5月至11月,葛仙鋪村的鮮桃供不應求。“最近,我們又流轉了80畝地種植蜜薯。接下來,我們打算發展集休閑采摘、觀光旅游、餐飲民宿等為一體的新型農旅項目,讓家底再厚實一些。”歐陽全紅干勁十足。
如今,像歐陽全紅這樣活躍在基層一線的“兵支書”,池州市共有149名。他們不忘“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軍人本色,在抓班子帶隊伍、帶頭發展鄉村產業、帶領鄉親增收致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優化基層治理等方面創造不凡業績,發揮了“領頭雁”作用。近年來,池州市不斷健全“兵支書”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通過組織回引、公開招考、群眾推薦等方式,建立全市優秀退役軍人人才庫和推優入選村(社區)“兩委”長效機制,把優秀的退役軍人選拔到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崗位上來。同時,量身制定培訓計劃,舉辦能力提升培訓班,選派優秀“兵支書”赴先發地區跟班實訓,通過精準滴灌、沉浸體悟、實踐鍛煉,不斷提升其履職能力。此外,池州還在落實待遇報酬和其他關心關愛措施上下足了功夫,并陸續開展了“十佳兵支書”“池州市最美退役軍人”等評選活動,通過典型引領,不斷增強職業榮譽感,讓他們在鄉村振興一線有干勁、有奔頭、有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