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縣先進村黨組織占比65%,上半年集體收入超過10萬元的村近七成。”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以來,該縣積極探索“強村帶弱村”模式,引導20個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和30個組織振興示范村與50個去年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下的村結對共建,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據介紹,永春縣探索的“強村帶弱村”主要從組織共建、產業發展、鄉村治理三個方面發力,形成了抱團發展的嶄新格局。
在組織共建方面,永春縣充分發揮先進村黨組織“火車頭”作用,通過建強聯村黨委、聯學陣地和聯動陣雁三種方式,選擇一個區域內的強村為頭雁,聯合周邊弱村,設立山歌小鎮、香都小鎮、傳統村落等10個聯村黨委,覆蓋20個強村、35個弱村,統籌區域優勢資源抱團發展,推動整片提升。同時,依托強村黨建資源,創建30個組織振興教學實踐點,由縣委黨校教師掛鉤指導,幫助培訓弱村黨員干部。永春縣還建立了村黨組織書記異地掛職鍛煉制度,選派15名弱村黨組織書記到強村掛職1個月,并從表現優秀的村級后備力量、青年人才、村民小組長中擇優選拔1-2名村務助理,到強村進行為期3個月的“見習培養”,促進弱村后備力量盡快成長。
在產業發展方面,永春縣通過鄉鎮統籌、村級抱團,用活資金、盤活資產、激活資源,實現村際協作、資源共享、互幫共進,搭建起抱團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快速通道。據介紹,該縣整合市縣兩級扶持資金1000萬元,對每個弱村給予10-20萬元補助,對增收效果特別明顯的強村給予10萬元獎勵。同時,引導強村用好閑置資金,推出“福村貸”支持弱村籌措資金,已發放兩批16筆共1400萬元貼息貸款,實施了強民香業、福祥醋業等12個強村富民項目。在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強村幫助弱村對閑置的舊村部、舊校舍、舊廠房等,進行提級改造、商業開發,通過項目聯帶、多村捆綁等形式,抱團發展物業經濟,已招引8家企業入駐,促進村級資產保值增值。該縣引進的深圳智深投資公司、福建犇犇旅游管理公司等,統一經營山水資源,拓展觀光休閑、養生養老等業態,力促強弱村共享旅游收益。
在鄉村治理方面,永春縣通過強村傳經驗、給思路、幫建設,促進弱村“由差變好”,提升基層黨組織的鄉村治理能力。堅持黨建民生“同頻共振”,在村莊建設、土地利用、基礎配套、環境整治等方面進行統籌規劃,實施一批惠民實事項目,推動山水林田路房整體改善。今年來,已聯合完成道路硬化157公里、河道清潔238公里、垃圾清理1500多噸,實現從“一處美”到“一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