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漳平市溪南鎮東湖村,有個為村民服務的“跑腿社”,社員以村干部和黨員為主體?!芭芡壬纭背闪?0年來,“跑腿”不歇腳,服務不斷檔,成為當地基層黨建的一塊“金字招牌”。前不久,70多歲的五保戶張西珍痛風發作,“跑腿社”社員張金周立即開車把老人送到醫院就診。
東湖村位置偏僻、坡陡路險,交通不便。過去村民到集鎮、縣城辦事費時又費力,碰上證件不齊全,得來回折騰好幾趟。1991年8月,時任東湖村團支部書記張灶木發起組建了“跑腿社”,專門為村民,尤其是老人、困難群眾義務辦事。
近年來,東湖村黨支部以創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為抓手,在原有“跑腿社”基礎上,組建了10個跑腿驛站,形成“村—片—戶”三級聯系服務網絡。每個跑腿驛站均有村干部、黨員和志愿者任跑腿員,每個跑腿員手中都有一本臺賬,詳細記錄片區內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空巢和孤寡老人、孤兒和留守兒童情況,跑腿的內容也不斷充實。95歲的獨居老人陳淑治說,面對農村建房用地審批、支農惠農資金領取、民政優撫等事項,“跑腿員”總是通過微信、電話第一時間“接單”,并一件件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