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農村新事多,我們先把六要說,村事黨組要引領,集體研究共管理,村事村民要知道,公開透明很重要。”走進福建省浦城縣石陂鎮布墩村,一群孩子正聚在古樟樹下興高采烈地拍著手、唱著歌,節奏明快而充滿活力。
新時代的治理之“花”,在基層的廣闊天地中何以常開長盛?讓我們尋著孩童們歡快的歌聲,到大樟樹底下瞧一瞧、聽一聽“六要”群眾工作法的故事。
浦城縣九牧鎮給首批3名“有事好說”顧問頒發聘書浦城縣委組織部供圖
源起:歷經波折的籃球場
“鄉親們,村委會千方百計籌了3萬塊錢想要為大伙修建一個籃球場,強身健體,這可是好事兒!”時任布墩村黨支部書記卜水松站在臺上,高興地說道。2006年10月,布墩村村“兩委”想要為村民修建一個籃球場,但因事先缺乏深入溝通,群眾意見不統一,村民們不理解不支持,球場用地難以落實。
這時,村民張乾發出面調解:“村里的事,不能幾個干部一合計就定了,得讓大家伙都來參與、作主,好事才能辦好。”老漢的一席話引起村干部的反思。于是,村“兩委”干部又一次組織戶代表宣傳新村建設的規劃,同時將建設籃球場的主要考慮、資金來源、建設方式等向村民們一一公開。之前有抵觸情緒的村民轉變了態度,不但同意方案,還主動出工出力、全程監督,籃球場順利建成。
浦城縣及時對布墩村建設籃球場的成功經驗進行了總結提煉,當年年底,在石陂鎮布墩村等8個村試點實施“五讓”工程。這“五讓”就是村里的事讓村民知道、讓村民參與、讓村民做主、讓村民監督、讓村民滿意。第二年,在全縣286個村全面推廣實施,并將“五讓”工程提升為“五要”工程,即村里的事村民要知道、村民要參與、村民要做主、村民要監督、村民要滿意。2012年10月,為進一步突出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在“五要”基礎上增加了“黨組織要引領”,“六要”群眾工作法就此誕生。2013年4月,福建省委組織部發文在全省農村推廣。
近年來,浦城縣持之以恒用好用活“六要”群眾工作法,制定印發《深化落實新時代‘六要’群眾工作法18條措施》,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提升鄉村治理效能,使其始終充滿生機、富有活力。
傳承:古樟樹下講故事
如何發揮“六要”群眾工作法的作用,更好地讓村民知道村里要辦的事?
時任布墩村黨支部書記卜水松想到了“故事會”。村里配套建設了議事亭,把村里的各項事務,寫成村民們愛聽的故事,你一言我一語,讓村民們主動參與到具體事務中來,真正成為文明鄉風的踐行者。
要致富,先修路。在布墩村,路的故事是村民們百聽不厭的。
“各位村民你們好,我今天給大家講一個路的故事……”聞聲,村民代表在古樟樹下又向村民們講起了路的故事。這條路在布墩村的小溪旁,村道狹窄彎曲,路寬只有1.8米,卻是村里200多名小孩上學的必經之路,如果有一輛車路過,孩子們就無法通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這個“堵路石”一直是村“兩委”心里的大難題。于是,村“兩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商議,討論解決方案,考慮到兩邊都是房屋無法拓寬,最終決定將路修在河道上,做一個半邊橋的形式。這樣一來,原來只有1.8米寬的道路拓展至3.5米,下大雨漲洪水時既不會影響河水的疏通,又方便了孩子們上下學。
自此之后,布墩村有了小溪橋故事、涼亭故事、長廊故事、公園故事等,“六要”群眾工作法于這些豐富多彩的故事中日益臻善,也為村黨支部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啟發與方向。
在“六要”公園里的一塊石頭上,雕刻著布墩村的村規民約,每當子女年滿18周歲后,便要到村規民約前參加成人禮,宣讀村規民約,述說未來志向。布墩村的故事歷經一代代的更迭傳承,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和精神風貌。古樟樹下的故事越來越多,村民們的幸福感也越來越強。
如今,漫步布墩村,繁茂的古老樟樹讓人駐足,歷經千載歲月仍伸展雙臂,擁抱著村莊的發展與變化,也見證了“六要”群眾工作法的完善與提升。
深化:走鄉村善治之路
呂處塢村因征地引發的補款糾紛緩和了,杜畬村因山場占用引發的群眾矛盾化解了,勝利社區因加裝電梯引發爭吵的鄰里和好了……一件件難題、一樁樁訴求,通過共商、公議、共治得到解決。
近年來,浦城縣順應新時代農村發展要求和農民群眾需求,不斷深化“六要”群眾工作法,加強黨組織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公共事務、惠農政策落實、工程建設、社會治理等重大事項的全面領導,調整完善“六要”實施村務決策流程圖,落實落細議事決策程序,切實提升村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打造農村黨建看浦城品牌注入強大動力。
“年后我想返鄉創業,請問現在有些什么新政策。”“村口有段路坑坑洼洼,現在天黑的早,村里老人經常被絆倒,是否可以修整道路或者安裝個路燈。”新的一年,在浦城縣九牧鎮“說事”點內,群眾和“有事好說”顧問圍坐一堂,共話“家長里短”。“群眾和顧問團經常會聚在一起,有矛盾困難的就把事情說開、說透,沒事的時候大家就一起聊聊天,講講對鄉村發展的見解,做到‘有事好好說,沒事說說好’。”九牧鎮吳墩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鄭武勇說。
“有事好說”機制是浦城縣九牧鎮深化落實新時代“六要”群眾工作法的實踐探索,有助于激發黨員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活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浦城縣各鄉鎮(街道)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在深化落實“六要”群眾工作法均做出有力探索,九牧鎮探索“有事好說”機制、富嶺鎮探索“廊亭議事”機制,楓溪鄉探索“流動夜校”機制……這些機制的創新,不僅拓寬了群眾訴求渠道,還進一步優化基層治理體系。
村黨組織落實決策更加有力、引領作用更加凸顯、鄉村治理更加有效、發展后勁更加充足,這便是浦城縣“六要”群眾工作法深化運用的最好詮釋。
浦城縣石陂鎮布墩村開展“古樟樹下講故事”活動浦城縣委組織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