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層,奉獻青春。十年來江文山用熱情和實干,綻放屬于自己的芳華。
2012年7月,江文山從韶關學院畢業,懷揣著為家鄉做實事的想法,來到廣東省韶關市大橋鎮核桃山村,成為大學生村官。核桃山村位于大橋鎮西北部,是粵北地區海拔最高的村子之一,山多地少,自然環境惡劣,經濟基礎薄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落后村。為了改變核桃山村的落后面貌,江文山積極開拓創新、全力以赴為鄉村謀發展。為了推廣農產品,他利用乳源家園網、韶關家園網、騰訊QQ、微博、微信等平臺發信息,嘗試通過各種渠道開拓市場……迄今為止,他和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同事幫助村民銷售了近千萬元的糧食、蔬菜等農副產品。
2014年,江文山成為核桃山村村委副主任,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擔子更堅實地壓在肩上。大橋鎮地處石灰巖山區,祖祖輩輩靠種田為生。當地村民在稻田里投放養殖鯉魚的習俗由來已久,養出的禾花魚個體色澤鮮亮,專食稻田禾花,肉質細嫩,口感爽滑,無土腥味,味道鮮甜,配以地方風味的酸姜、豆腐、芋禾等一起烹制,地域特色極為鮮明,因此一直很受大家喜歡。雖然禾花魚很受認可,但是養殖規模小,除自家食用外只有少部分出售,經濟效益有限。為進一步提高稻漁效益,促進村民增收,江文山和核桃山村委干部、中沖村委干部聯合爭取到上級水產部門在中沖和核桃山及其附近村子建立起了1000畝稻田養魚基地,并向村民免費發放鯉魚魚苗。在各方的努力下,基地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大橋禾花魚已成為畝均收益超2000元的“致富魚”。此外,江文山和村干部積極招商引資,成功地引進了中藥材、西瓜種植等項目,既解決了當地留守人員就業問題,又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發展。
如今,他來到大橋鎮公共服務中心工作,雖然崗位變了,但初心不改,用愛心、誠心、耐心熱情接待每一位群眾,認真辦理每一件事。江文山說,永遠會在群眾需要的地方堅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