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丹縣堅持抓黨建促脫貧,通過夯基礎、壓責任、強隊伍、聚合力,以堅強組織保證確保打贏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
夯實“兩個基礎”,堅守攻堅“主陣地”。深化推進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結合開展“陣地攻堅年”行動,統籌資金7200多萬元,標準化建設村級活動陣地111個,全縣村級活動場所實現標準化全覆蓋。建立村干部基本報酬正常增長機制,將村干部報酬提高到3萬元,“一肩挑”的提高到4.5萬元,組干部報酬提高到9000元。制定出臺《山丹縣村班子和村干部管理考核評價辦法》,8個鄉鎮分別出臺《村干部工資報酬績效量化考核實施細則》,將村干部報酬與坐班值班直接掛鉤,促進了村級管理規范化,激發了村干部工作積極性。
壓實“三級責任”,挑起管理“千斤擔”。堅持縣委縣政府牽頭抓、縣委組織部和縣農業農村局具體抓、鄉鎮黨委直接抓的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三級管理責任體系,強化責任鏈條延伸到“神經末梢”。建立縣級領導聯系幫扶機制,全縣29名縣級領導結對幫扶8個鄉鎮5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帶動6000多名黨員干部與4498戶貧困戶結對幫扶。同時,縣上成立2個督戰組,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對8個鄉鎮、111個行政村不定期開展督查暗訪,了解各級領導干部落實抓鄉包村和聯系貧困戶制度落實及駐村幫扶工作隊作用發揮、“四抓兩整治”等工作推進情況,對存在問題進行通報,督促限期抓好整改。
嚴管“四支隊伍”,鍛造扶貧“主攻手”。對駐村幫扶工作隊、幫扶責任人、包村干部、村干部“四支隊伍”進行全方位從嚴管理,今年對工作不勝任、不能正常堅持工作、工作單位發生變化的9名駐村幫扶工作隊員及時作出調整。分期對全縣2700多名幫扶責任人進行系統培訓,并逐級建立《幫扶責任人臺賬》。通過“隴政釘”視頻會議形式,采取“2+1”模式對178名新調整的鄉村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員進行全員輪訓,為推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推進“四項舉措”,跑出脫貧“加速度”。深化推進標準化樣板黨支部創建活動,通過常態學標抓規范、常態對標補短板、常態用標促提升、常態創標樹典型,推進農村黨支部全面達標、全部過硬;實施村級集體經濟“提質行動”,籌資1300多萬元對集體經濟收入1萬元以下的村,“一村一策”制定項目方案,由鄉鎮黨委書記聯系包抓,力爭年底前全部達到1萬元以上;持續推行農村黨員“雙帶頭”活動,采取“能人黨員+貧困戶”形式,引導807名有幫帶能力的黨員與932戶貧困戶結對幫扶,結合開展困難黨員幫扶行動,每年安排30萬元幫扶資金助力180多名困難黨員創業致富;實施“十萬農民工大培訓”、本土人才培育工程,開展各類培訓班80期,培訓農民工6485人次,充分發揮農村“土專家”“田秀才”作用,引領貧困群眾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