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云,當前正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希望你能繼續精準發力,高質量推動各項工作。”“沒問題,我一定克服困難,積極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折不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請組織放心!”在容縣縣底鎮黨委組織開展的一次談話鼓勁會上,該鎮金村村駐村工作隊員謝程云進一步堅定了決心。他說:“作為一名駐村工作隊員,就是要在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勇擔當、善作為,以實績接受人民和組織的檢驗。”
用腳丈量土地,摸清實情謀發展
縣底鎮金村村有貧困戶94戶366人。這里山多地少,產業覆蓋率低,基礎設施薄弱,脫貧任務艱巨。面對擺在面前的困難,謝程云沒有退縮,從駐村的第一天起,便把熟悉村情、摸清民情作為開展工作的第一步,他日以繼夜地登門入戶走訪摸實情,與貧困群眾拉家常、交朋友,聆聽貧困群眾談困難、說訴求。“只有真正摸清了困難情況,找到根源,才能制定針對性強的幫扶措施,真正做到因戶施策,實實在在地幫助貧困群眾真脫貧、脫真貧。”謝程云說。這期間,經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兩腳泥,但他和其他工作隊員從未停下腳步,只要有時間,他就深入田間地頭或農家院落,一邊幫忙干農活,一邊向群眾了解生產生活情況,為貧困群眾排憂解難。經過深入的走訪、交談,幫著干村務,學著做農活,村里的貧困群眾逐漸地認識、了解了這個駐村工作隊員,也陸續有人主動找他交流談心,謝程云則把村情民情一一記錄在駐村工作日記本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摸清了村里的發展情況。
要脫貧致富,必須依靠發展產業增加貧困戶收入來實現,謝程云與村“兩委”干部根據了解到的情況以及脫貧攻堅工作的具體要求,因地制宜制定了《金村村產業發展規劃》,決心帶領群眾大力發展特色致富產業。
用活本地資源,抓好產業促脫貧
金村村2019年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為4.7萬元,主要途徑是出租集體山林獲取每年7000元的租金和在容州古城仿古街進行展銷農產品獲得每年4萬元的收益。“通過前段時間的走訪調研,與村‘兩委’溝通,今年我們村將利用山林、‘四荒’地、園地、山塘等集體資源,集中開發或者通過公開招投標開發建立50畝現代農業示范基地,進一步擴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來源。”謝程云說。
謝程云認為,駐村幫扶不僅是“給人以魚”,更要“授之以漁”,要幫助村民理清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才能幫助他們早日脫貧致富。秦武炎是今年預脫貧的貧困戶,家里只有他一個人,平時游手好閑,不思進取,自身發展能力不足。謝程云多次上門與秦武炎談心交流,動員他珍惜大好的機會,充分利用現有的各項政策,增強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信心,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一定不能掉隊。滿滿的正能量輸送,秦武炎慢慢變得勤快了起來,養了30只雞,還種植了1畝優質水稻。看到他的轉變,謝程云幫助他申請了公益性崗位,加上各種政策的幫扶,大家都相信秦武炎一定能順利脫貧。
在今年第一、二批產業扶貧獎補中,謝程云和村里的同事為貧困群眾申請了養雞、養豬以及種植優質水稻、五色彩椒、玉米等產業項目的補助,貧困戶產業覆蓋率超過90%,發放了28萬多元以獎代補資金,為金村村發展特色產業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用心服務群眾,不怕煩勞解實難
4月28日,縣評殘工作組到縣底鎮開展評定工作,謝程云在工作現場耐心地為貧困群眾一一答疑解惑,引導他們配合評定。其中一位殘疾人家屬因為來時匆忙,沒來得及準備好評定資料,想自己回家拿齊資料,但又不放心讓殘疾人自己待在現場,謝程云看到這種情況,主動跟家屬說:“由我來看著他,你不用擔心,快回去拿資料吧。”家屬對此特別感激。臨近中午,現場集中評定工作已接近尾聲,謝程云拿著名單一一對照,仔細查看有哪些殘疾人沒有到現場評定,并且與縣評殘工作組溝通,對那些因故沒有來到現場和不便出門的殘疾人提供上門評定服務。“雖然累了點,但是我們多跑幾趟,群眾就可以少跑幾次。何況,殘疾人本身就行動不便,我們就更要延伸服務了。”謝程云說。
金村村副主任梁美瓊在一次聊天當中說:“程云,你來我們村為我們辦了不少的實事好事,我們都信任你”。聽到這樣的話,謝程云感到很欣慰,同時也感到動力更足了。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謝程云不忘為民服務的初心,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精神,團結帶領金村村廣大黨員群眾,齊心協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成為了當地群眾信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