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百姓,不畏艱苦,是駐村扶貧工作隊的真實寫照。奈曼旗東奈林村駐村扶貧工作隊3名隊員來自市、旗、鎮三級不同單位,一直以來,他們憑借各自的“特長”,從完善基本信息入手,落實好“十項政策”,為群眾做了不少好事實事,書寫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村民都說,這個駐村工作隊“行”!
決不能讓脫貧戶返貧
春節前,村民何青義的弟弟帶著家人從外地回來探親,晚上就住在何青義家,本是一家人高興的團聚時刻,卻在半夜發生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何青義將弟弟和侄子送到了醫院,最終結果是雙雙四肢癱瘓。何青義拿出家里的全部積蓄,變賣了21只羊,又向親戚朋友借了不少錢給弟弟和侄子治病。本在2017年就已脫貧的何青義,如今面對“家徒四壁”無奈落淚。
何青義家的情況駐村工作隊看在眼里,并開始為其謀劃?!胺旁谡l身上都不好過,首先得讓他重新樹立信心。”第一書記鄭少龍先是為何青義申請了民政臨時救助,之后開始準備材料、跑銀行,從申請貸款到貸款到賬,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4月14日,何青義申請的3萬元貸款到賬了。兩天后,他用貸款購買了16只基礎母羊,重新開始了養殖之路,生活又有了盼頭。
在崗一天盡責一日
已近花甲之年的寶石是市紅十字會的一名干部,他怎么也沒想到,在機關單位干了半輩子,最后卻要在扶貧一線退休?!霸谠蹅兤?,市派扶貧干部里我年齡最大,雖然再有一年就退休了,但只要做一天扶貧干部,心里就得裝著群眾一天,只要群眾有需要,咱就得上!”寶石的話簡短而有力。
68歲的村民孟紀云,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兒媳因患有精神疾病留在家里,因為沒有殘疾證,一直無法享受補貼。孟紀云找到寶石尋求幫忙,寶石二話沒說,驅車拉著孟紀云的兒媳直奔市里。到地方后,才知道需要市精神病醫院的確診定性才能辦理殘疾證,而精神病醫院一天只放50個號。為了掛號,寶石第二天早上5點就去醫院排隊,整整站了兩個多小時。當孟紀云接過兒媳的殘疾證那一刻,舒心地笑了。
一片片藍色的光伏發電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可別小瞧這光伏發電項目,不僅能發電,還能給大伙兒賺錢呢!”寶石笑著說,光伏發電讓群眾月月都有收入,孟紀云一家就是靠光伏發電脫了貧。
借助優勢開展工作
吳海英既是本村村民,又是鎮政府派的駐村工作隊員。自去年1月開展駐村工作以來,他詳細核實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并為他們答疑解惑,大力宣傳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危房改造等各項惠民政策。
“從完善貧困戶基本信息到入戶宣傳政策,這些工作我一個人就行,這就是身為村里人的優勢?!眳呛S⑿χf,由于是本村人,對每戶的基本情況都了解。不久前,針對全村排查出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慢病備案率低這一問題,吳海英逐戶排查無診斷書和病歷戶,共排查出27人,統一送至旗醫院門診進行備案,為全村慢病貧困人口充分享受送醫配藥政策提供了保障。
一個腳印就是一個“字”,一件小事就是一句“話”,東奈林村的扶貧工作如同一本精彩的“故事會”,走進“書”中,這里的故事讀也讀不完,故事很平凡,卻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