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清新的空氣中還泛著一點涼意,但內蒙古奈曼旗明仁蘇木三合村貧困戶王永利家的小院里卻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三合村黨支部書記孫清林和產業指導白烏力吉正與王永利一家在剛搭建好的育秧棚內進行益都椒育秧。三合村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產業指導隊的其他成員也都三三兩兩地分布在其他農戶家中,手把手地向大家傳授益都椒栽植經驗,為今年的益都椒種植豐收育好“金苗苗”。
“這些年一直種植糧食,收成不錯,就是收益不高。一直想種植點經濟作物提高收入,但一不懂技術,二不了解市場行情,真是兩眼一抹黑。現在好了,有政府指導我們種植益都椒,價格好,又有補貼,今年指定差不了。”王永利欣喜地說到。
孫清林是明仁蘇木三合村黨支部書記,每天走在村里,各家各戶的小院成了他關注的新焦點,他注意到村里家家戶戶都有不小的院子,但有的院子堆滿了雜物,有的院子散養著幾只雞鴨,既不美觀又不衛生。今年春節剛過,孫清林一邊和村“兩委”成員及駐村工作隊的隊員們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一邊聯系旗農牧業局的產業指導員,為村民謀劃了利用庭院種植益都椒的出路。“今年疫情可能會影響到村民外出務工,人可以不出去,日子可不能越過越回去,把閑置的院子利用起來種植益都椒,不僅能增加收入,院子也變干凈了,到了秋天家家戶戶的院子里就好掛滿紅彤彤的益都椒,別提多喜人了”孫清林說。一座座育秧棚整齊地分布在各家各戶的小院中,234萬余株益都椒秧苗已經培育好,只待進行春栽。“經過覆膜標準化栽植,益都椒畝產最高能達到450斤,按照現在的行情,一畝地能有2200元的收入。益都椒種植還能解決本村富裕勞動力的務工問題,今年至少能提供680人次的務工機會,每人最少能增加1000元的收入,多的能達到4000元。”孫清林滿懷期待。
在內蒙古奈曼旗,庭院經濟成為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脫貧致富的新路子。房前硬化綠化,房后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將小小的農家院規劃成整潔干凈、果蔬飄香的“桃花源”。為了發展庭院經濟,奈曼旗通過選派產業指導員、第一書記包聯、黨員干部結對、與合作社簽訂訂單等多種方式,為農戶提供全程的技術指導與產銷對接,讓小庭院有了大作為。庭院經濟的發展,美了環境,富了農戶,讓雜亂蕭瑟的小院變成了環境優美、生機勃勃、“錢”景美好的幸福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