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依托村里的優越自然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帶動貧困戶發展野生紅菇、玉桂、雞骨草、蜂蜜等產業,拓寬收入來源。”在容縣浪水鎮扶沖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丁奉軍向我們展示他們合作社的特色農產品時,自信滿滿地說:“今年,我們通過入股容縣浪漫水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將繼續擴大發展面積,讓更多的人吃上我們的生態農產品,進一步鼓足村集體的錢袋子。”
近年來,容縣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重要抓手,深挖潛力資源優勢、突出產業聯動、抱團發展,推動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提質增效。全縣村級集體經濟2019年實現收入1757.89萬元,同比增長103.54%,各村收入達4萬元、10萬元、20萬元分別占比100%、39.07%、12.01%。
盤活資源激活內生動力。組織開展“挖潛增效”專項行動,引導鎮村對閑置門面、山林土地、水庫魚塘等村集體存量資產進 行全面梳理,對不規范的合同實行“縣級協調、鎮級統抓、村級落實”的模式強化清理,采取招標發包、聯合開發等方式進行盤 活,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變“資源”為“資金”“資產”變“收入”。2019年底,全縣不規范合同120份已全部清理完畢,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00多萬元。浪水鎮扶沖村通過盤活集體公山,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從千元躍升到50多萬元。
產業聯動提檔升級。開展集體經濟“造血”大行動,依托本地龍頭企業優勢、資源優勢,抓好集體經濟與產業打造相融合共推進,建強建大產業園,夯實企業和村級集體經濟根基。目前建設物業型產業園2個、特色產業型產業園8個,2020年繼續打造產業園4個,持續釋放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向以強帶弱、資源互利、滾動發展轉變的新動能。
“抱團發展”互促“共贏”。探索創建“黨組織+”聯合體、統籌項目實施“1+N”合作模式、“跨村聯營”組建集體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等模式,把企業、合作社、協會等的技術和信息優勢與村黨組織、政策優勢有機結合起來“抱團”發展,打造中平村、金庫村、旺維村等村級集體經濟產業示范點12個,實現“村集體經濟、產業打造、貧困戶增收、村干部‘雙帶’能力”四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