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興縣通過每年開展不少于6次的農村黨建示范點和駐村管理示范點“雙點走看賽”活動,持續增強黨建引領示范效應,全力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每次“雙點走看賽”由各鄉(鎮)自行確定一個黨建示范點和一個駐村管理示范點(可以為同一地點),組織部、扶貧辦、各鄉鎮和部分村黨支部書記、扶貧工作隊等組成評分組,通過對標查看農村黨建示范點和駐村管理示范點執紀守規、相關制度落實和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打分排名,以賽促進取得良好實踐效果。
農村黨建示范點“走看賽”。為深入推動“基層黨建質量提升年”,進一步鞏固擴大“創評五星”之“規范達標星”和“黨建先鋒星”創評成果,通過對標對表提高示范點建設效率,進一步深化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引領發展、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村級黨組織治理能力。海興縣委首先在全縣通過達標驗收的23個農村黨建示范點開展“走看賽”互動活動,活動采取觀摩學習、舉措介紹、實地查看、通信交流相結合的方式持續開展,評分主要依據基層質量提升年的具體標準,結合示范點“創評五星”活動效果進行橫向比對。通過組織已獲評黨建示范點和新申請農村黨建示范點打造村村“兩委”班子成員定期定點觀摩交流,以實例形象解答了農村黨建工作為何上水平?怎么上水平?為誰上水平的問題,在思想上進一步明確鄉、村兩級黨組織書記的主責主業。“四村一企”環縣城黨建示范區中的張王文村作為已建成的黨建示范點,在組織設置、隊伍建設、制度體系和投入保障方面取得規范提升的同時,創新發展扶貧產業,經過村兩委班子群策群力,依托村里多年種植果木林的老底子,統籌規劃土地建成苗木經濟林1000畝,果木經濟林500畝,極大緩解了貧困戶勞動力就業問題,村集體和貧困戶都有了實實在在的穩定收入,為全村高質量完成脫貧任務,為今年6月份整體脫貧提供了加持力量。同時,2019年該村獲評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榮譽。
駐村管理示范點“走看賽”。為解決駐村幫扶存在的“四不問題”(幫扶成效不明顯、幫扶工作不扎實、檔案資料不健全、文字資料不規范),迎接6月份到來的脫貧攻堅全面普查,在全縣駐村幫扶工作中大力推行“走、看、賽”活動,全民提升全縣駐村幫扶水平。“走”,由縣駐村辦牽頭,組織扶貧和鄉鎮等單位,采取實地走訪、專門調研、細化評比的方式對全縣84個駐村工作隊的駐村幫扶情況進行打分,在鄉鎮范圍內評出優劣等次。“看”,分別選出每個鄉鎮優秀落后檔次的工作隊,組織全縣駐村干部進行對比觀摩,在全縣范圍內分別評選出工作隊總數3%的優秀和落后等次工作隊。“賽”,將3%先進及落后工作隊的各項工作集中進行“晾曬”對比,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實行限期改正。張常豐村將駐村幫扶工作與“抓黨建、促脫貧、保小康”緊密結合,通過對標“駐村管理示范點”標準,著力打造黨日活動、黨員微信群、村公眾號等平臺凝聚全村44名黨員和34名村民代表合力,建成村史館、圖書館、電商中心等平臺,全村黨建工作充滿活力、亮點紛呈。依托村里傳統旱地小麥種植,開發打造“張常豐”系列石磨小麥全麥粉、精白粉、黑麥粉、玉米面粉等綠色生態特色農產品,同時引進建成百畝秋雪蜜桃產業園,實現貧困戶持續增收致富。該村由幾年前的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成功獲評“市基層黨建示范點”和“縣駐村管理示范點”。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通過“走看賽”活動的持續開展,海興縣逐步建成“雙點走看賽”促進“抓黨建、促脫貧、保小康”活動機制,以實地評比查看的直觀形式加快提升效率,推動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達到了重點領域突破推動整體水平提升的效果,進而實現全縣農村黨組織書記工作能力和農村黨建質量水平整體提升鞏固的良好局面,實現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