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圍繞破解農村“領頭雁”“人難選、人難留、缺作為、缺活力”等突出問題,廣西玉林市博白縣開出“一紙良方”,堅持“優選、精育、嚴管”,為基層黨組織培育出千名左右能夠充分發揮示范效應的“領頭雁”,不斷擴大黨組織和黨員在各項工作中的影響力和帶動力,更好地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
怎么選:劃定范圍+精準確認
該縣堅持打破地域、身份、資歷等限制,圍繞鄉村振興發展需求,堅持嚴格設定遴選標準,提出“五講”要求、“五有”能力;實行分類定標,在項目村、產業村、軟弱渙散(后進)村分別確定作風扎實、善于攻堅克難,發展思路清晰、帶頭致富,勇于開拓創新、有奉獻精神等具體選人標準。通過機關事業干部中“派”、從退伍軍人中“選”、從返鄉人員中“引”等方式,積極拓寬“選人”渠道。每年在鄉鎮遴選推薦的基礎上,采取聽取匯報、實地走訪、黨員村民代表訪談等方式進行檢查評估,把政治素質好、致富本領強、作用發揮大、群眾威信高的優秀黨員選拔為村黨組織書記或委員。
怎么育:規范制度+專業培訓
一是培訓制度化。近年來,該縣把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致富帶頭人、后備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全縣干部培訓總體規劃,建立健全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培訓機制,實施創業致富“領頭雁”培育工程,分期分批培訓培育鄉村致富帶頭人和村級后備干部2000多人。打造“白州講壇”培訓品牌,并創新培訓載體,采取跟班學習、到鎮政府任協管員,購買服務優先聘任到鎮村工作等方式,實現培訓全覆蓋。二是培養“梯度化”。該縣各鎮黨委因地制宜開展“青藍計劃”等村(社區)年輕干部培養計劃,按照“村有檔、鎮立冊、縣建庫”的方式,按照1:1比例儲備后備干部。截至目前359個村(社區)已儲備3387名后備干部,致富帶頭人700多人。
怎么管:兩級聯動+多方監督
一是常態監督管理。一方面,建立縣、鎮黨政領導與“領頭雁”的聯系制度,經常性開展談心談話,及時了解思想動態;另一方面,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村、社區黨組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完善黨務、村務、財務管理,有效落實黨員干部和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比如,1.2萬黨員戶敢于家門口亮身份、長廊內曬承諾,讓白州精神“具體化”、黨員先鋒力量“品牌化”。二是科學績效考核。對“領頭雁”隊伍的考核,博白縣主要采取“簽訂責任書”+“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的方式,根據日常表現、上級評價、群眾反映、來信來訪等,對履職情況和工作業績進行科學考核。三是優先激勵保障。堅持把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的考核結果與工資待遇、推薦任職、表揚獎勵等直接掛鉤,對持續保持提升的黨組織書記,按照《中共博白縣委辦公室 博白縣人民政府關于提高全縣農村基層黨建基礎保障水平的通知》《博白縣正向激勵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管理實施辦法(試行)》要求,優先落實激勵保障措施,全面提高村書記待遇保障。連續三年,該縣每年選樹一批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典型,加強宣傳引導,營造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