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廣西博白縣推行“四訪”工作法,著力破解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長期面臨的選人難、育人難、留人難等問題,確保基層后備干部隊伍蓄水池“水源”足“水質”優,為今年全縣村(社區)“兩委”換屆打下堅實基礎。
三級走訪,思想上“卸包袱”
“李春燕這幾年回鄉創業確實帶動了周邊的老百姓致富,村里面看到她也很優秀,我們村就把她作為后備干部培養。”鳳山鎮峨嵋村副主任劉景祥說。因為在外多年,村情民情不是很熟悉,工作經驗不夠原因,退伍回到家鄉的李春燕對競選村干部心里有諸多顧慮。在鎮村干部的跟蹤培養、結對幫扶下,2020年8月,李春燕放下了思想包袱到峨嵋村擔任黨組織書記。
博白縣建立“1名縣領導+1名鎮班子成員+1名掛村干部+1名村干部”走訪幫扶制度,由鎮班子成員定期或不定期走訪,了解思想動態、工作開展情況,指導他們及時轉變角色;駐村干部扮演工作“百科全書”,解答問題、疑惑;經驗豐富的村干部面對面訪談傳授“履職錦囊”。去年以來,博白縣通過三級走訪,找準了村級后備干部的性格特點、專業特長和工作職責,通過制定培養措施、建立培養臺賬、記錄成長等方式,全面加快村級后備干部成長。截至目前,已全面實現村級后備干部“1+1”“1+N”結對幫扶模式,有效制定培養措施3387條。按照“一人一檔、一村一冊、一鎮一庫”的總體布局,建立統一的檔案信息庫。
書記家訪,手把手“架梯子”
“能力是可以逼出來的。”雙旺鎮那青村干部劉寧直言,這也是他的切身感受。劉寧自踏上工作崗位以來,先后在雙旺派出所、經商、在家務農。2017年擔任那青村治保主任以來,工作中做到“四清”:社情民情清、重點人員清、地理環境清、治安形勢清。因在陸浦二級公路(博白段)征地拆遷工作表現突出,被博白縣人民政府評為2019年度重大交通項目征地拆遷工作先進個人,2020年作為村黨組織書記方向進行培養。
博白縣通過在全縣推行“書記家訪”活動,采取定期訪、隨機訪、點名訪、主動訪等方式,實行縣委書記到聯系鎮家訪、鎮黨委書記家訪村(社區)、第一書記家訪村級后備干部、其他領域黨組織書記聯系幫扶,形成一級訪一級、層層家訪的工作機制。各級黨組織列出家訪任務清單,制定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建立健全工作機制。通過建立臺賬、及時回訪、實行“銷號”制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鎮村黨組織書記定期開展談心談話,及時了解后備干部的思想狀態、工作情況,幫助他們改正不足;每季度組織學習交流會,介紹經驗、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后備干部對農村工作的歸屬感與責任感;搭建村級后備干部交流平臺,開展“黨課開講啦”、學習身邊榜樣等各類活動,在后備干部內部形成工作上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
互訪互學,成員間“架橋子”
“在村級后備干部培養方面,那卜鎮采取在使用中培養、在實戰場上練兵的方式,敢于交任務、壓擔子,把村級后備干部放在脫貧攻堅、提升人居環境等工作中去錘煉和提升。這樣既能為村級組織輸送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隊伍,為基層建設注入新鮮血液,也能充分發揮村級后備干部的積極作用,助力村級發展,夯實基層基礎。”那卜鎮黨委書記戴永旺說。近期,文地鎮、黃凌鎮等鄉鎮紛紛組織后備干部到那卜鎮取經,學習后備干部如何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更好的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2020年以來,博白縣鎮村兩級組建互訪互學小分隊,到兄弟鄉鎮觀摩學習找差距、借鑒經驗等;到組到戶,鍛煉與群眾溝通交流、為群眾辦實事的能力。探索創新村級后備干部教育培訓模式,采取理論宣講、專業知識培訓等多種方式開展后備干部理論培訓,同時充分挖掘博白紅色資源進行現場教學,例如組織后備干部代表到朱錫昂紀念館等“十大紅色課堂”參觀學習,提升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習效果;委派到急難險重的臨時工作,考驗后備干部的承壓能力和擔當精神。由鄉鎮班子成員擔任幫帶總負責人,采取分級、跟蹤、責任幫帶的“三幫”形式,加強后備干部日常培養管理。截至目前,已開展3期培訓班,培訓達800人次,推動后備干部學思踐行。
黨建巡訪,工作上“壓擔子”
“被列為預備干部后,鎮黨委常態化對我開展訪談,村委也側重在平時工作上給我壓擔子,讓我各項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亞山鎮和平村平了坡隊馮宗澤說。
博白縣結合基層黨建工作巡回督導、解放思想再出發專題督導、縣委組織部部務會成員蹲點調研等,組成8個督導小組深入28個鄉鎮,定期與不定期督察、明查與暗訪督察、村內抽查與村外巡查、檢查與通報相結合,采取個人述職、民主測評、個別談話、總結匯報的考核程序,從思想政治素質、廉潔自律、工作作風、能力素質、工作實績、群眾滿意度等考評村級后備干部各項工作情況。建立村級后備干部動態管理機制,各村對每位后備干部培養鍛煉期間的表現進行登記,年底進行考核。對不服從組織安排、不遵紀守法、不支持村級公益事業、群眾意見大的后備力量,取消培養資格。同時,積極把優秀青年按照相應程序適時選拔補充到后備力量隊伍中,使后備力量隊伍始終保持穩定的數量、較高的素質和合理的結構,不斷增強生機與活力,保持后備干部數量和結構的動態平衡。對工作實績突出且群眾公認的后備干部,通過先進評選、公告宣傳等方式,擴大他們在村民中的影響力,積極引導并鼓勵其直接參加村“兩委”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