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靈村駐村工作隊員正在清理收集養雞場糞便。(申純供圖)
日前,廣西靈川縣定江鎮金靈村召開了熱熱鬧鬧的上半年集體經濟項目分紅大會,為入股養雞場的17戶脫貧戶共分紅13600元。“數目是不大,可我們這個村底子薄、資源少,抓住了肉雞養殖項目的‘雞’遇,后面的路一定越走越寬。”村黨總支書記、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理事長全忠平用紅包給大家加油鼓勁。
靈川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用好用活中央和自治區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金靈村建成家禽數字化養殖示范基地,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20年的5萬元躍至2022年的50萬元,并帶動20余戶農戶發展規模養殖;金雞“啄”開共富路,2022年,金靈村被推薦為自治區級能人領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試點村。
“在我們這里,你不僅聞不到刺鼻的臭味,更看不到滿地雞糞。”走進金靈村現代化的雞舍,飼養管理員文順旺自豪地向慕名而來的參觀者介紹,基地使用全自動化系統養殖,2萬多只雞一人就能照看。“在加快推進傳統產業升級的路上,我們通過縱向統籌、外向借力,整合項目資金、第一書記幫扶資金等共計110萬元,建成總面積2400平方米的現代化立體式大棚肉雞養殖基地,可一次性養育2萬余羽雞苗。”駐村第一書記常海經常帶著工作隊員們到雞舍察看,熟悉內部每個“機關”,“依托智慧監測管理系統實現標準化智能養殖,雞舍實現一鍵投食喂水,可實時監測室溫、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值,自動啟動通風系統,讓肉雞養殖從靠經驗變為靠數據,省人力更省物力。”
“目前,基地每年可養殖肉雞4批,為村集體增收40余萬元。”常海認為,村里積極開發肉雞養殖復合利用項目起到了關鍵效應,通過延長傳統養殖產業鏈,綜合利用雞糞、雞毛等,將雞糞收集發酵成有機肥,銷售給周邊的果蔬種植戶,一年生產有機肥32噸,為村集體再增收3萬余元。既推動生態“叫好”,又實現經濟“叫座”,金靈村也因此獲評“桂林市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示范項目”。
如何讓村更強民更富?上級黨委指導金靈村以“黨組織+聯合社+龍頭企業+脫貧戶”合作模式,引進了廣東一家知名家禽養殖企業,由公司負責雞苗、技術和市場營銷,聯合社負責生產和場地維護,并引導脫貧戶以“入股+務工”形式參與肉雞養殖。企業進村后,開發就業崗位15個,戶均穩定增收2萬余元。同步建立生產技術服務機制,線上利用“慧養雞”微信群,實時分享養雞經驗、研究技術難題,線下經常開展村企座談會、產銷對接會等活動。今年以來,借助4期現場座談會,先后培養肉雞養殖能手12人。縣里下來的2名科技特派員隨叫隨到,幫助農戶解決養雞技術難題20余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共富路要走得寬,更要走得穩,隨著養殖業做大做強,金靈村“兩委”對項目堅持能人領辦,摸排建立了村級能人后備庫,入庫本地籍人才9人,健全村級后備人才庫,將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能人等列為重點培養對象,為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持續儲備人才。
金靈村充分發揮集體經濟收益效益,投資參與到鎮級集體經濟工業產業園抱團項目中,在鎮上工業園區布局的標準廠房正加速建設,“我們借機積極發展‘飛地經濟’,預計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村集體再增收4萬元。”把一只雞做成一個產業,全忠平堅信金靈村的“金雞”,將讓村民的錢袋更鼓、日子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