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在廣西欽州市浦北縣龍門鎮林塘村,一株株大紅柑樹上掛滿綠油油的小青柑,一串串果子把樹枝壓彎了腰,果農們正穿梭在果園里忙著采摘,一派豐收的景象。
“大紅柑全身都是寶,能夠從胎柑、小青柑、大青柑、二紅皮、大紅皮等階段獲取不同形態的產品價值,而且它的果皮制干即為中藥陳皮。近幾年,我們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超億元陳皮村。”林塘村黨總支書記容家良自豪地說。
林塘村素有種植大紅柑的傳統,是浦北陳皮產業核心種植村之一,目前種植面積已超7600多畝。“現在正值小青柑鮮果的采收季節,收購價在每斤4元左右,目前我們合作社每天大約收購鮮果5000斤,主要是用來加工成柑普茶銷往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區,也有一部分被用來制作陳皮。”位于該村的浦北縣陳記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尚釗介紹。
近年來,林塘村黨組織積極引導群眾發展大紅柑種植產業,通過挖掘本地資源、對外進行土地流轉等方式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同時,推行“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通過黨組織引導,合作社提供技術支持和收購服務,讓農戶吃上“定心丸”,讓幸福有奔頭。據了解,該村轄區內成立專業合作社4家,從事大紅柑種植和陳皮、柑普茶加工的農村勞動力達1500多人。陳皮年收入超10萬元農戶有350戶,超百萬元有20戶,該產業每年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14萬元。
樹上掛滿了小青柑。陳安松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