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貴州省黔西南州望謨縣桑郎鎮桑郎村,桑郎河邊游客眾多,“捉鴨子”“水上拔河”等特色游戲引得陣陣歡聲笑語,火爆的鄉村田園游、溯溪玩水深受游客青睞。
桑郎村地處“七星浪哨”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核心區,這里有歷史悠久的七星拱橋,清澈涼爽的桑郎河,如詩如畫的孔明山,歷來有“布依七星浪哨浪漫之地”美譽。村黨支部依托自然資源,實現鄉村旅游發展新升級。
黨建引領,搭建鄉村致富新平臺
黨支部管理運營旅游產業是桑郎村的法寶。“我們以黨建為引領,以村黨支部為統領,搭建旅游發展平臺,聚焦資源、客源、服務等要素,凝聚各方力量發展旅游。”桑郎村黨支部書記韋定福說。
據介紹,鎮里采取“鎮村結合、政府主導、村級組織、社會參與”方式,搭建“桑郎村勤工增收農民專業合作社”旅游平臺,組建“吃、喝、玩、樂、游、購”等多個分支小組,每個小組由當地小有名氣的商家負責,統一歸屬桑郎村黨支部管理運營。
“自從村里進行統一管理后,旅游規劃更加規范,環境衛生和服務態度變得更好了。”經營戶韋定雷說。
企業帶動,豐富旅游發展新業態
經過招商引資,望謨縣桑江文化旅游服務公司進駐桑郎村,并成功舉辦2024年望謨“三月三”民族文化旅游節(桑郎分會場)、桑郎“村迪”電音節以及周末系列活動。
依托桑郎河優勢,村里開發游船、“水上燒烤”“水上抓鴨”“水上摸魚”“水上漂流”等游玩項目,豐富了鄉村游業態,讓“水中活動”火熱出圈。
“我們一家人自駕游來到這里,參加了水中抓鴨項目,抓到一只3斤重的鴨子,今晚有口福了!”游客王女士喜上眉梢。
自企業進駐以來,帶動桑郎村新增市場經營主體11個,解決就業崗位40余個,實現群眾增收200萬元以上。
“村里面為我們協調和解決各種問題,減少減免租金,隨著游客流量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群眾日子越過越紅火。”韋定雷說。
文旅融合,擦亮民族文化新名片
深入挖掘、傳承保護優秀民族文化資源,是桑郎鎮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
按照“桑田魚米香·夜郎古都鎮”的發展定位,該鎮引導各村黨組織帶領黨員群眾深入挖掘桑郎蠻王城、雙鼻洞歷史文化以及布依族民俗文化;同時,擦亮國家級“中華詩詞之鎮”榮譽稱號,推動桑郎詩詞文化傳播。
此外,在桑郎村,人們在參觀特色民俗文化底蘊的過程中,還可以品嘗到香甜可口的五色糯米飯、桑郎涼粉、絲絲糖等民族特色美食。
志愿服務,注入文旅融合新活力
推動旅游發展,還需精細化的服務保障。近年來,桑郎村組建七星志愿服務隊、青年文旅志愿服務隊,成立非公組織旅游市場服務隊和老年協會文藝服務隊,廣泛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今年以來,該村已組織志愿者參與各項志愿活動4000多人次,開展游客引導、秩序維護、文藝指導等文旅志愿服務。
走進桑郎村,感受溫柔恬靜的自然景觀,厚重魅力的文化底蘊,阡陌縱橫的田園風光,讓詩和遠方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