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我到貴州省望謨縣石屯鎮新合村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開啟了為期兩年的到村任職生活。初到新環境,難免有些不知所措,是馬馬虎虎、得過且過,為即將開始的駐村生活貼上“履歷鍍金”的標簽?還是趁此機會了解基層、感受基層,錘煉本領、增長才干?
告別學校象牙塔,邁入基層大熔爐,于我來說,無疑是一個艱巨的考驗。初到前兩周,就出現“水土不服”的癥狀,身體上的不適尚能克服,心理上的無所適從卻一時難以消解。幸運的是,駐村第一書記和村支書及時為我指點迷津。在他們的建議下,我找來近年各類報告,認真歸納,仔細總結,在熟悉村里重點工作基礎上,走入農戶家中,走上田間地頭,同群眾拉家常、話農事。到村任職近一年,我從開始時的支支吾吾、張不開口,轉變為現在能與群眾打成一片。隨著個人的逐步蛻變,工作局面豁然開朗,各項事務也陸續步入正軌。
學習水利專業的我,自然要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在鄉村振興主戰場上添磚加瓦。新合村部分農田缺乏配套灌溉設施,供水短板亟需補齊,然而地理環境、資金匱乏等因素卻給供水項目的落地造成了不小麻煩。面對諸多困難,我協助駐村第一書記積極對接上級部門,在州、縣兩級水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為村里爭取到資金,用于老林木山引水渠、大灣組提水灌溉設施以及“弄文—干溝”飲水設施項目建設,如今老林木山引水渠已接近完工,另外兩個項目也即將投入建設。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群眾的事,看似零碎,卻一頭連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具體需求,一頭連著穩定發展的大局。民生事務紛繁復雜,讓人仿佛“正如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在身心俱疲,尤其是工作不被群眾理解的時候,我也曾迷茫和搖擺,但我堅信“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干群眾工作,免不了遇到一些困難,只要自己把握原則,凡事多站在為群眾辦實事的角度思考問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堅定大膽邁好每一步,最終必會“輕舟已過萬重山”,所付出的辛苦指數也將轉化為群眾的滿意指數、幸福指數。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要風雨兼程。到村任職,就要在平凡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事業。仰之彌高,攀之彌艱,我依然堅信“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