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節前訂單,女兒也放了寒假,成華與妻子打算動身回老家過年。從河北保定到江蘇南通,每年臘月底、正月初這 2000多公里的往返路程,成華作為保定市徐水區杰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早已駕輕就熟。況且廠區有工人照料,還有村干部幫忙看管,他心里格外踏實。
10年前,那個占地僅10畝、投資不過幾百萬元的小廠,如今已擴展到4個廠區,總投資超3000萬元,年銷售額將近億元。想當年,小女兒才剛學會走路,如今都已是徐水鄉村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了。
2002年大學畢業后,成華前往北京市經商辦廠。2015年,因產業布局調整,企業面臨搬遷問題。搬到哪兒去呢?成華一位在徐水做生意的老鄉向他推薦:“當地有個全國文明村——麒麟店,交通便利,村民淳樸,干部團結,很適合辦企業。”成華當即開車一個多小時,從北京趕到這個有著1400多人的小村莊。沒有過多的寒暄客套,時任村黨支部書記劉軍峰向他詳細介紹村情,帶著他看企業選址,并許下承諾“廠內的事你來管,廠外的事我們辦”。
從協調占地、辦理證照,到建設廠房、招聘工人……這家集研發、設計、生產于一體的科技型企業順利完成搬遷并投產。生產成本得以降低,技術持續改進,市場份額迅速提升。短短幾年間,企業四次擴建,占地、租用庫房、電力增容等一系列難題,都是村干部全程協助解決。
投資者成了村里的座上賓,村里過節、過廟會時,成華常被農戶熱情邀請去做客;在劉軍峰的手機通訊錄里,成華的號碼排在第一個;元宵節期間,村“兩委”還會邀請企業座談,征求意見,解決企業的急難問題;區主管部門、鎮政府干部秉持無事不擾原則,提供精準服務。2021年,麒麟店村黨支部換屆,在北京辦企業多年、45歲的董利民回鄉當選為新一屆黨支部書記。相同的經歷,讓他和成華一見如故。
“百姓把我當客人,我早已把自己當成村里的主人。”這些年,成華一家已經習慣了徐水的生活,企業也在村里穩穩扎下了根。企業吸收了100多位村民就業,普工月薪4000元,幾十名技工、中層管理人員月工資更是高達8000多元。每年春節前,成華夫婦都會備好禮品,慰問村內80歲以上的老人,還捐款捐物,支持村里的公益事業。“兒子學的是機械自動化專業,大學畢業后就來徐水接我的班,打算把企業長期辦下去。”成華甚至還想把戶口遷到村里,真正成為麒麟店的一員。
如今,村子的“朋友圈”越來越大。董利民介紹,目前全村已有企業 28 家,還承接轉化了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十余項新技術。一批在外創業者、大學生紛紛回村,領辦農業合作社、養殖場、種植園,村里產業興旺,百姓安居樂業,小村莊呈現出蒸蒸日上的發展態勢。
通訊員 劉柯旋
成華(右)與村黨支部書記董利民交流。 劉柯旋 攝
28家企業讓麒麟店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劉柯旋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