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再接個電話……”采訪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石林鎮三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桂芳,不到半小時時間,電話被數次打斷。“有些是村民打來的,有些是同事打來的,都是村里的事。”
張桂芳最近尤其忙,這要從她近期發布的一條視頻說起。3月17日,張桂芳在網絡平臺分享了自己返鄉當村書記的經歷,隨后登上抖音、微博等平臺熱榜,單條視頻總播放量破億。
一夜之間,這位1997年出生的“村長小芳”,帶著她的三家村一起火了起來。
三家村是河南省鶴壁市的一個小村莊,常住人口400人左右,其中八成是60歲以上的老人。2020年村“兩委”換屆,三家村面臨沒有合適村書記人選的難題。村里的老黨員、老干部和駐村第一書記輪番給在外地的年輕人打電話,動員他們返鄉參選。
彼時,剛滿23歲的張桂芳,在天津和朋友開民宿,經濟收入還算可觀。“我是三家村人,念完小學四年級后,就進城讀書了。”張桂芳坦言,這通來自家鄉的電話,讓她覺得很意外,當即便婉拒了。后來,村干部又陸續做了幾次工作,父母對此也很支持,她于是決定回去試一試。
2020年12月25日,張桂芳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為什么大家都愿意選我?”張桂芳既驚喜又忐忑。驚喜來自村民對她的信任,忐忑的是,自己對村莊未來發展,絲毫沒有頭緒。經過幾個夜晚的思慮后,她決定先從自己熟悉的領域入手。
當時的三家村比較凋敝,有過民宿經營經驗的張桂芳,動員村民一起先從整治環境入手。“我之前留意到,南方許多村莊的墻繪很漂亮,讓我很受啟發。”2021年,張桂芳提出彩繪墻的設想,村里沒錢,她就以“后付費”的方式找人來畫畫。軟磨硬泡才說動一位當畫家的朋友,在村子墻上繪出白雪公主、大魚海棠等。經過媒體報道后,三家村小有名氣,吸引了很多人來打卡,也迎來了一些項目。
除了整治環境、彩繪墻面,張桂芳同樣注重修補村莊的“里子”。村里老人和孩子多,為了能讓孩子們有地方看書,張桂芳和村干部們把危房推倒重建,協調資金修建村里的圖書館。聽說村民對“送電影下鄉”感興趣,張桂芳便張羅著開設“周六電影院”,每周六下午兩點半到五點,放映一些村民感興趣的影片。第一場電影放映那天,張桂芳因為有會沒能到場,同事發來現場群眾歡聲笑語的視頻,讓張桂芳紅了眼眶。
“95后”“女村書記”……社交網絡將張桂芳抽象成幾個標簽,可是對于張桂芳而言,她只是眾多回鄉當選村書記的年輕人之一,和干其他職業的年輕人一樣有苦有樂,有付出也有收獲。和其他幾位村干部之間的年齡差帶來了不少觀點碰撞,在思想火花的交集中她又從中獲得了滋養與拓展。張桂芳從他們身上學會“事大事小到眼前就了”的樂觀豁達,也學會“凡事多給村民舉幾個例子”的樸實智慧。
“你有沒有后悔過自己的選擇?”這是張桂芳經常會被問到的問題,她總是干脆又堅定地回答“從來沒有”。也正是因此,她少了許多左顧右盼的煩惱,多了些干脆和生猛的沖勁。在村里,她做著具體的事、愛著具體的人,她用“愜意”二字來形容現在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修路、清理河道、搞基建……張桂芳穩扎穩打建設和發展著三家村,并從這些具體可感的改變中體會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