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創新實施“育苗計劃”,通過抓實源頭選苗、規范程序管苗、悉心培養“蹲苗”,促進農村發展黨員質量數量“雙提升”,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好人才基礎。
抓實源頭,精準“選苗”。堅持總量調控與優化結構相結合,山陽區委組織部系統分析各行業各領域入黨申請人的數量和結構,將發展黨員計劃指標向“空白村”傾斜。同時,常態化開展優秀人才摸排工作,從農村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返鄉創業人員、大學畢業生、退伍軍人等群體中發現“苗子”,引導群眾向黨組織靠攏,保證源頭活水。在全面掌握其政治素質、入黨動機、現實表現的基礎上,納入“農村入黨積極分子后備庫”,落實動態管理。截至目前,共確定積極分子266名,其中農村63名,為建強基層黨組織引入了源頭活水。
規范程序,精細“管苗”。嚴格落實“雙推雙評三全程”制度(以黨員推薦、群團組織推優確定積極分子,以黨員、群眾評議確定發展對象,全程公示、全程記實、全程責任追究),確保入黨程序嚴謹規范。建立實施“部門聯審機制”,協調紀委、政法委、公安等9家單位集中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的基本條件、主要社會關系等逐一“做體檢”“過篩子”。堅持“一人一檔、一事一記、一步一審”的原則,常態化運用“村黨支部更新+街道黨工委月檢查+組織部門季審閱”工作法,定期調閱農村新發展黨員檔案,核實各項流程、紀實資料,發現問題及時反饋。
悉心培養,精心“蹲苗”。建立動態培養機制,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干部和優秀老黨員的“傳幫帶”作用,為每名入黨積極分子安排1-2名培養聯系人,在思想、工作、學習等方面給予指導幫助。用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依托村級“微黨校”,常態化開展“百萬黨員進黨校”“送教到基層、送課全覆蓋”等活動,重點圍繞“三農”工作、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等,用聽得懂的“大白話”“大土話”講解,真正把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傳遞到基層。同時,引導入黨積極分子、黨員發展對象加入“志愿服務隊”“黨員先鋒隊”,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產業發展等工作,在實踐中錘煉黨性。如寺河村草莓種植“土專家”韓平打造田園農場,帶動20余個就業崗位,有效激發鄉村振興“造血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