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醴陵市駐村工作隊堅持黨建引領,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通過建強班子、抓實項目、發展產業,實現黨的基層組織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
強班子,力量聚起來。醴陵市通過黨政干部進難村、經濟干部進弱村、專業干部進產業村、政法干部進亂村,共下派254支工作隊、529名機關干部,為村級發展提供堅實組織保障。2020年初,市財政局干部朱寶來因為熟悉黨務工作,又有抓經濟發展的能力,被安排到因集體經濟薄弱而被定為軟弱渙散村的左權鎮清安鋪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朱寶來將突破口放在建強班子上,建立每周一例會制度,召集村“兩委”交流思路、研究工作。村里的事都要經過“四議兩公開”,請黨員群眾來商議。帶頭落實值班制度,積極開展入戶摸排等工作。去年,村里發展果蔬基地30多畝,一舉摘掉了軟弱渙散黨組織的帽子。
找路子,資源統起來。醴陵市駐村工作隊注重盤活村級資源,為村級發展聚能賦能。2020年,全市250個村社集體經濟收入近3000萬元。茶山鎮梅霞村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由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利用當地土地資源優勢,積極引進醴陵市盛宏苗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金絲皇菊40余畝,通過土地流轉、勞務輸出、入股分紅等方式利益聯結全村23戶貧困戶,幫助貧困戶戶均增收約3500元。
想點子,產業旺起來。前段時間,明月鎮云巖社區48歲的楊今云特別忙,每天都在村里的辣椒基地采摘、清洗、切剁辣椒。2020年他家的收入預計能達到4萬元。玻璃椒是明月鎮的特色產業,品牌好,名氣響,但發展不規范。駐村工作隊堅持黨建引領,成立明月鎮醴陵玻璃椒合作經濟聯村黨委,下聯6個行政村和醴陵市巖泉生態農業開發公司,按照村聯村、企聯村、黨員包農戶的形式,將分散的辣椒產業資源整合起來。2020年底,6個行政村種植玻璃椒5000多畝,經濟效益超過3000萬元,帶動村民就業5000人,云巖社區及水口山村兩個省級貧困村終于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