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青陽縣新河鎮境內水系發達,山多地少,素有“七山一水二分地”之稱,是皖南土雞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是青陽縣家禽類重要的養殖基地之一。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新河鎮充分發揮鎮域特色產業,鼓勵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養殖業,激發內生動力,實現脫貧摘帽;各村利用村域特點,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不斷鞏固壯大脫貧成果,
蛋鴨養殖讓脫貧致富不再難
入梅以來,持續性狂風暴雨導致楊梅橋村貧困戶呂根財家的鴨棚有點損壞。天氣放晴,洪水消退后,呂根財夫妻倆又忙碌起來了,打掃和加固自家的鴨棚...當前,呂根財的養鴨生產生活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呂根財家的蛋鴨養殖基地
“今年是我從事蛋鴨養殖的第五個年頭,從一開始的養鴨新手到現在的鴨倌,從一開始的一窮二白到現在每年近10萬的年收入,蛋鴨讓我翻了身。”呂根財高興地說道。因為自己雙腿患有嚴重殘疾,加上兩個孩子正在念書,年年入不敷出,日子越過越差,2016年,呂根財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楊梅橋村位于新河鎮的東部,是一個典型的河塘眾多、山多地少的皖南小村莊,是家禽類養殖的天然寶地。2016年,呂根財在村委會的幫助下,申請了5萬元的小額信貸免息貸款,再加上先前向親朋好友籌借的,將其他湊在一起,開始了他的養鴨脫貧之旅。然而,擁有資金的他,由于自己缺乏規模化養殖技術,養殖到年底一算賬,不但沒有盈利反而倒虧了本,但這并沒有動搖他想通過養殖家禽實現脫貧致富的決心。
坐落于本村的2014年成立的青陽縣齊越蛋鴨養殖合作社積極響應政府扶貧政策號召,積極吸納貧困養殖戶成為本合作社會員,免費為從事養殖的貧困戶提供規?;傍嗮B殖技術指導,向他們供應低于市場價的鴨苗和飼料,同時還幫助貧困養殖戶代銷蛋鴨和蛋鴨。呂根財得知后,積極申請加入該合作社,成為了該合作社會員。通過在合作社的技術指導以及自身的摸索下,2017年做到了收支持平,2018年實現了扭虧為盈,嘗到甜頭的呂根財干勁越來越足,也越來越有了盼頭。
“合作社+” 讓貧困戶養殖有保障
隨著家禽類市場需求的增大,楊梅橋村養殖戶數量愈來愈多,想申請成為該合作社會員的戶數也逐漸增加。然而,齊越蛋鴨養殖專業合作社規模比較小,不能吸納更多的養殖戶。
2020年楊梅橋村第五批扶貧項目施工現場
2019年楊梅橋村委會與齊越蛋鴨養殖專業合作社共同合作,成功地申請了60萬元集體產業扶貧項目資金,該資金用于新建一座禽蛋加工大棚,滿足該合作社的生產發展需求,該合作社每年付給楊梅橋村4.2萬元的租金,去年該合作社又吸納了10余戶養殖戶。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呂根財家的鴨蛋和蛋鴨銷路被阻斷了,這可急壞了他。齊越蛋鴨養殖專業合作社得知情況后,以不低于市場價收購他家生產的鴨蛋,同時還積極在網上幫助其尋找蛋鴨銷售渠道,并向其賒購飼料及鴨苗,讓他免除了養殖蛋鴨的后顧之憂。
基于“合作社+”扶貧模式的良好效益。今年3月,楊梅橋村又與本村志偉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達成了十年的合作協議,由楊梅橋村村委會牽頭,志偉家禽養殖合作社申請2020年楊梅橋村禽蛋加工廠扶貧項目,最終在雙方共同努力下,該項目成功進入新河鎮2020年第五批扶貧項目庫,這也是楊梅橋村第二個禽蛋加工廠扶貧項目,進一步地為楊梅橋村這個小村莊發展特色大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前,該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建設,預計八月中旬前完工投產。此項目建成后估計每年能給楊梅橋村帶來4.5萬余元純收益,幫助39戶貧困戶帶來2萬余元增收,幫助更多的貧困戶從事養殖生產生活,吸納多余戶貧困養殖戶成為該合作社會員,同時還帶動多名貧困戶就業。
“合作社+”扶貧模式,積極引導貧困養殖戶走向市場,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有效調整農村內部產業結構,充分挖掘農業的增收潛力,增加貧困戶收入,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同時還實現了散亂的貧困養殖戶連接成片,不斷做大做強本地區的特色產業,為脫貧攻堅工作注入強勁動力?!昂献魃?”扶貧模式成為了新河鎮積極推進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加速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