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資溪縣烏石鎮新月畬族村,村民們稱贊第一書記蘭念瑛是一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金鳳凰”。在她的帶領下,新月畬族村由一個鮮為人知的貧困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苗木村”。建黨百年之際,蘭念瑛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蘭念瑛(左五)向鄉親們傳授苗木種植技術。
20世紀60年代末,11歲的蘭念瑛跟隨父輩從浙江新安江遷到資溪縣落戶,彼時的新月畬族村村民過著“紅薯當年糕、火盆是棉襖”的貧困生活。“一定要想方設法,讓村民們過上好日子。”1982年,年輕有闖勁的蘭念瑛從浙江老家帶來枳殼苗,嘗試發展苗木種植產業,但由于缺乏經驗和技術,苗木長得高的高矮的矮。起苗時節,她把樹苗拉出去賣,由于品相難看,無人問津,最后又拉回來當柴火。
“當頭一棒”沒有讓蘭念瑛低頭,為了彌補技術的短板,她自費參加苗木種植培訓班,學成歸來,當年就獲得收益。第二年擴大種植面積,出苗16萬株,獲利萬余元,成為全村首個“萬元戶”。20多歲的蘭念瑛成了當地有名的苗木種植專業戶,村民們紛紛跟她拜師學藝。蘭念瑛毫無保留地向鄉親們傳授技術。在她的帶領下,新月畬族村通過發展苗木增收致富的村民越來越多。
1995年,蘭念瑛當選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民信任我,我一定要為村里多做實事。”她與50戶村民簽下了100畝苗木種植合同,承諾提供種子、技術、銷售一條龍服務,村民不投入一分錢,風險由她一人承擔。一年365天,蘭念瑛大部分時間在外跑市場、簽訂單。隨著苗木產業不斷壯大,村里成立了3家苗木專業合作社,建設村辦、戶辦、聯戶辦種苗場21家,苗木基地面積達1000多畝,有杜英、丹桂、含笑等50多個品種,分別銷往福建、廣東等10多個省市,年產值突破350萬元,人均年增收超過1萬元,“新月苗木”逐漸成為苗木市場的知名品牌。
2016年,蘭念瑛卸任村黨支部書記,又以村第一書記的身份,挑起了發展生態旅游的重任。她請來專家對村莊進行規劃設計和改造提升,新建特色村寨門樓,實施居民房屋外立面改造,建成山哈廣場、環村旅游公路,搜集整理畬族歌舞、服飾、飲食、武術等民俗文化,先后舉辦了六屆畬族民俗文化節,打造畬族民俗風情游、鄉村特色游。新月畬族村先后榮獲“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稱號。2020年6月,以古遠新月、古樸草坪等為主要內容的風光帶榮膺國家4A級景區。隨著游客的增多,村民們吃上了“旅游飯”。
蘭念瑛把村里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把村里的老人當成自己的親人,誰有個病痛,蘭念瑛必去看望。村民有一句口頭禪“有困難找念瑛”,無論大事、小事,蘭念瑛也都用心去做,盡力去做。為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19年底,蘭念瑛引進客商在村里建起了畬酒廠、畬茶坊,2020年底,新月畬族村集體經濟突破100萬元。
“榮譽是鼓勵更是鞭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還有許多事情要做。”蘭念瑛說,她將結合現有苗木產業、生態資源、畬族傳統文化,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吸引更多游客,把農副產品打造成旅游產品,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讓老百姓口袋越來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