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服務站,村里“吃虧”也要辦
這天一大早,杜玉華就來到村級勞務服務工作站,把兩家企業的招工信息打印出來,貼到“用工信息發布欄”上,這兩家企業分別招一名煮飯阿姨和多名普工、木工學徒。勞務服務站一面墻上貼滿了各類信息,記者數了一下共有70張招工信息單。
杜玉華是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東山街道坨圳村村民理事會成員,負責坨圳村級勞務服務工作站的具體工作。南康區是著名的“家具之鄉”,坨圳村全村人口1970多人,村內家具企業多達238家,相關從業人員有2萬多人,是遠近聞名的“家具淘寶村”。2018年,針對村內企業多、用工需求大的特點,坨圳村黨支部成立村級勞務服務工作站。
“今年元宵節后,已有40多家企業發布招工信息,招工數量大概四五百人次。”杜玉華介紹,除了坨圳村,鄰近的上垅村、文峰村也有不少家具企業,勞務服務工作站建在村民進出城區的主干道上,想找工的村民都會進來看一看。
杜玉華介紹,勞務服務站對常年發布用工信息的企業每年收取300元服務費,對臨時招工的企業,每半月收取30元。來求職的,只收取2元求職登記和打印費,對困難求職人員一律免費。坨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廖樹江介紹,2023年,服務站為該村轄區內及周邊村莊400余家家具企業提供了招工信息服務,約有1萬人通過服務站找到了工作,幫助村集體經濟增收約3萬元。
2023年,坨圳村集體經濟收入679萬元,其中有償服務收入超過140萬元。用廖樹江的話來說,勞務服務站3萬元的收入只是村集體經濟收入中的非常小的“一塊蛋糕”。相對于成本,勞務服務站幾乎“入不抵出”:一個幾十平方米的辦公場所,一臺電腦、一架打印機,一個專門的工作人員。不過,廖樹江卻認為村里這筆生意做得值。
“勞務服務站服務對象主要是50歲以上的村民。”廖樹江說,這些村民外出打工沒什么優勢,也不太會使用智能手機,他們不懂得通過網絡找到招工信息,而一家一家上企業去求職也不方便。“我們把企業招工信息發到微信公眾號的同時,也貼到發布欄上,做什么工作、收入多少一清二楚,直接打電話聯系用工企業就可以了。”廖樹江說,看似村里“吃虧”了,但通過勞務服務站,有工作能力的脫貧戶找到了工作,有工作意愿的中老年人也找到了能掙錢的崗位。
本報記者 林華維
通訊員 黃星 鐘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