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縣是寧夏自治區唯一未摘帽的貧困縣。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西吉縣在貧困程度較深的平峰鎮試點“小村聯盟”模式,選出三個村打造聯合村黨支部,推動先進帶后進、強村帶弱村。
組織聯建
張武村、金塘村、高趙村三個村毗鄰,位于平峰鎮東部,在試點“小村聯盟”前,都沒有集體收入。
在保持建制村行政區域、黨支部設置、村委會職責、債權債務、干部配置和待遇保持不變的前提下,三個村在鎮黨委牽頭下,成立了聯合黨支部,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選好“領頭雁”。由包片領導、平峰鎮黨委副書記鄭超任聯合黨支部書記。鄭超是農業博士出身,他從統籌各村資源、打造優勢產業入手,構建“小村聯盟”,創建“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的產業發展模式。又建立聯合黨支部主導下的分工合作、目標考核、激勵獎懲等工作機制,確保事事有人管、有人盯、有人干。
同時,建立完善在聯合黨支部領導下的基層治理體系,統籌調度、規范運行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和愛心超市,實行村民自治管理積分卡制度,推動鄉村文明有效治理。
產業聯營
聚焦培育收入增長點,完善村集體經濟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統籌鄉村資源要素,捆綁項目建設、規模流轉土地、連片開發產業,架設互惠共贏橋梁。
聯合黨支部整合了各村農機具和機械設備20多臺,在高趙村成立聯合機械合作社,負責3個村的環境整治、舊房拆遷、平田整地、青貯收割,直接服務農田15000畝,2019年機械服務年收入15萬元。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村集體與農戶以土地入股方式參與集體經營,造林1000畝;盤活閑置學校等資源,組建寧夏張武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019年實現收入5萬元。
整合資金發展富民產業:統籌閩寧協作資金100萬元、高趙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60萬元以及金塘村青貯基地資源,成立循環農業專業合作社,建成100頭規模養殖場,輻射帶動三個村肉牛養殖戶逾百戶,為全鎮肉牛養殖戶提供衛生防疫等服務。
事務聯商
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重大事項共商決策機制、聯動共建機制、事務公開機制。聯合黨支部定期召開聯商會議,對涉及三個村的項目規劃、資源配置等事項進行決策,結果通過新媒體平臺和公示欄進行公開,將日常事務“曬”在陽光下。規范議事流程,對區域內的重大事項經集體研究后,各村召開支委會、村民代表會,形成最終決議,各村按照決議抓好落實,達到共強班子、共享經驗、共謀發展的目的。
“小村聯盟”試行以來,三個村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逾20萬元,輻射帶動150多戶貧困戶發展養殖產業,以肉牛養殖為例,通過統一購進優良品種、統一飼料配方、統一銷售,解決了一家一戶養殖的技術難題。今年三個村要建設高標準機修農田2000畝,推廣種植青貯飼草3000畝,重點打造油料種植基地500畝,建青貯池130座,連片種植小秋雜糧3000多畝。
“小村聯盟”模式正在西吉縣逐步推開,助力脫貧攻堅提質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