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廳干部在涼山州美姑縣開展農村飲水安全調查。劉強?攝
???
幫扶
來回近3個小時的山路,讓熊志軍有點吃不消。“到山上基本沒有路,稍不注意就會被身邊的植被劃傷。”熊志軍伸出雙手,露出尚未愈合的傷口。
熊志軍是省都江堰東風渠管理處新都站副主任工程師。6月4日是他來到涼山州普格縣的第4天。短短幾天時間,讓曾經在甘孜州德格縣當過2年駐村干部的熊志軍感受到了涼山工作的艱辛。
近日,為進一步幫扶涼山州做好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工作,全省160名水利系統技術干部被選派到7個未摘帽深度貧困縣,開展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補短”駐村幫扶工作。
A
再派精兵強將
解決飲水安全問題,當前進入沖刺階段
“你們一來,我們的隊伍力量更加充實了!”6月1日晚9點,一場“碰頭會”在普格縣水利局會議室舉行,看到又有10名省都江堰東風渠管理處的同事前來馳援,省水利科學院副院長李樹友的高興溢于言表。
今年3月上旬,水利廳派出“11+1”支督戰專班共75名同志,到涼山州11個深度貧困縣開展農村飲水安全督戰工作。省水利科學院組建的督戰專班負責普格縣,一直駐點開展工作。
不只是普格縣,6月以來,美姑、布拖、金陽等7個未摘帽貧困縣陸續迎來了“增援力量”——共計160名水利系統技術干部。
既然前期已派出督戰專班,為何水利廳此時又選派160人增援?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6月底前要全面穩定解決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當前已進入最后沖刺的總決戰階段。水利廳在前期調研基礎上發現還存在的多方面問題中,已建成工程運行管理問題尤為突出。
“運行管理問題不解決,農村飲水工程難以持續正常運行,脫貧攻堅成果難以持續鞏固。另一方面,加強管理和科學調度,能提升農村飲水工程的保障能力和貧困戶飲水安全的達標水平,減少農村飲水安全的風險隱患。”水利廳廳長胡云表示,突出解決好管理薄弱的問題,符合7個深度貧困縣當前實際。
B
“手把手”教學
“水費不在多,但必須要有”,才能長效管理
160名干部被分成80個幫扶小組,前往160個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薄弱的貧困村。
熊志軍和同樣來自省都江堰東風渠管理處的蔡力分到了一個小組,主要負責幫扶普格縣文坪鄉麻窩凼和沙鍋坪兩個村子。
“你們這些管道裸露在外邊,雨季遇到落石很容易砸壞。另外,也存在一些管道亂拉亂建的問題,這都給你們后期的管理埋下隱患。”6月4日,熊志軍和蔡力在對麻窩凼村農村飲水安全的保障情況調查后,特意找來該村上四組組長吉古俄苦,把發現的問題進行反饋。
這處飲水工程是2016年建好的,僅向全組34戶村民收取每年15元的管理費。熊志軍提出要開展計量用水,適當收取水費。“管理支出沒有來源,長效管理無法保證,群眾對工程不愛惜,沒有節水意識。水費不在多,但必須要有。”
隨后,熊志軍和同事對村組干部就管道維養、水體消毒和水費收繳等突出問題進行了“手把手”教學。
“熊主任給我們的建議很實用,可操作性強。”麻窩凼村5組組長阿金子冬說。
幾天時間里,熊志軍和蔡力對貧困村飲水安全“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體會最為深刻。“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素有‘三分建、七分管’的說法,如果這種現象不能改變,即使工程建得再好都不可能長久發揮效益。”熊志軍直言。
C
問題整改清零
幫助制定完善管理辦法,促進責任下沉到村
水利廳為此次幫扶行動定下目標任務——6月30日前,幫扶村的運行管理薄弱問題得到基本解決,不出現“管理型”缺水問題。
目標任務明確后,具體怎么實施?
農村飲水安全管理“三項責任”“三項制度”已經全面建立,但這些制度很多還停留在縣級層面,縣級出臺的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水價收繳方案,沒有完全落實下去。
“我們給幫扶人員提出了幾個工作抓手,首先是抓監管責任落實到位。”水利廳副廳長李勇藺表示,幫扶人員要促進農村飲水管理責任、監管責任向鄉鎮政府和村委會延伸。
幫扶小組到村后,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制定或完善運行管理辦法。
運行管理到位的標志是什么?李勇藺表示,首先要有人管,管理人員要具備起碼的管理能力;其次要按制度來管,管理制度既要符合規程規范及工程設計要求,又要接地氣、實用、管用;再次是管理責任要明確,有約束力,同時要有激勵機制,讓管理人愿意管、責任心強。
各幫扶小組按照“清工程、抓管理、促整改”的要求,抓緊梳理問題,開展問題整改清零,解決存在的隱患。“當前,水利系統已在涼山部署有水利部、水利廳以及州縣水利部門的幫扶力量,力度空前,一定能啃下這塊脫貧攻堅戰‘硬骨頭’。”水利廳脫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