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蛋臉、過肩長發、身材瘦削……今年41歲的師玉容看上去像中學教師一樣清秀,可就是這樣一位長相沒有“威懾力”的女干部,卻兩度選擇留任貧困村,獲得2020年全國“最美公務員”榮譽稱號。
師玉容在村里邊走邊和老人談心
顧不了家,女兒將她“拉黑”
“這么漂亮的女人,是來鍍金的吧?”
2015年7月,師玉容由四川省樂山市司法局派駐到沐川縣高筍鄉安坪村擔任第一書記。最初的不信任和懷疑,來自安坪村村民。
去安坪村之前,師玉容是有過一番思想斗爭的:父母年邁多病,女兒正要上初中,丈夫也接到了扶貧通知。2015年7月31日晚上,師玉容和丈夫一夜無眠,經過反復商議,最終決定一起去扶貧。
“5+2”“白+黑”是師玉容近幾年的工作常態,沒有休假也沒有周末。父母手術不在身邊,女兒住院沒法照顧,更不用說開家長會了,她把全部的精力都交給了村里。
2017年6月,兩年駐村期滿,本可以回原單位了,師玉容考慮到安坪村正處于脫貧攻堅關鍵時期,“心一軟”就留下了;一年很快過去,2018年6月,想到村子雖然脫貧了,但底子還不牢,她又留下了。
女兒說,媽媽進了村,就不愛她了。女兒上初三那年,正逢沐川縣脫貧攻堅迎檢,師玉容忙得連電話都很少打。有一天,師玉容突然想起女兒,竟發現自己的微信已被女兒“拉黑”。聽到女兒說“媽媽,我初中三年你都沒在我的生命里”時,師玉容淚流滿面。
從那以后,每年寒暑假,師玉容都動員女兒來村里住上幾天,常帶著女兒一起走村入戶,記錄扶貧路上的點點滴滴。慢慢地,女兒理解了母親的工作。師玉容說:“我是農村出來的,我有責任回報農村,建設好安坪這個‘家’!”
資料圖:師玉容和村民在田間交流李子生產情況
走訪貧困戶,她難過地哭了
讓“家里人”過上好日子,說起來好辦,做起來不容易。
安坪村地處大山深處,是個省定貧困村。全村341戶村民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53戶。
師玉容到安坪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請村干部領著挨家挨戶走訪。才一天下來,腳上便磨出了水泡,可她一聲不吭,第二天繼續帶上筆記本和幫扶聯系卡入戶。
“她讓我帶路,我故意挑那些難走的路。”村黨支部副書記雷文明坦言,“我就是想試探一下她究竟能不能吃苦。”
第一次到貧困戶夏群英家走訪,師玉容哭了。那天,她走了兩小時山路。見到年過六旬的夏群英老人時,她正在吃力地掰玉米,家里的土坯房大面積開裂,四處透風,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伴在一旁罵罵咧咧,兒子是個聾啞人……師玉容當場難過地哭了。
從這天開始,師玉容和夏群英之間達成了一個雷打不動的“約定”:每個月至少來看望夏群英一次。每次來,不是帶糧油,就是送雞苗、豬仔……
翻看師玉容的手機通訊錄,標注為“安坪村村民”的,連續翻了五六屏都沒翻完。師玉容說,每走訪一戶,她都把電話號碼留下,全村人都有她的電話。
誰將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群眾就會把誰記在心間。村民們開始依賴師玉容,哪家有人生病住院、娃娃上學或是外出打工,都會給她打電話。
送慰問品,差點掉進深溝
怎樣讓夏群英這樣的貧困戶住進安全房?易地搬遷是最有效的辦法。
2016年底,安坪村新村聚居點落成,31戶貧困戶搬進新村,其他幾戶貧困戶也都分散安置。聚居點配套建成了黨群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文體廣場。村里還硬化了村組道路14.85公里和安全飲水工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光住得好還不夠,還要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師玉容精心編制了脫貧解困規劃和實施方案,涵蓋了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和鄉村旅游等方面。村組干部、黨員帶頭建起300畝李子示范園,以“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統一技術、統一管理和統一銷售。李子產業相對成熟后,她又著手發展茶葉產業、生態豬養殖業……還辦起了“鄉約安坪”庖湯旅游文化節,眼看著鄉親們的腰包一天天鼓了起來。2017年,安坪村實現整村脫貧。2018年,安坪村被評為省級“四好村”。
雷文明扳著手指細數師玉容的好:建新村聚居點,她掉進深溝摔傷手臂和腿,擦點膏藥繼續工作。有一年春節,她開著皮卡去給貧困戶送慰問品,車子打滑差點掉進深溝……
2018年12月,師玉容被任命為高筍鄉黨委書記。上任后,她啟用了一本新的筆記,扉頁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不改變后進面貌不撤退,不完成扶貧任務不脫鉤。”
在“黨建引領、脫貧繡花”的發展思路下,兩年來高筍鄉打造“萬畝茶園”和“十里水果長廊”現代農業產業園,構建了“春賞花、夏垂釣、秋摘果、冬庖湯”的高效發展業態。
在高筍鄉舉辦的農民春晚上,“五星家庭”“最美庭院”“最美志愿者”獲獎者帶上了大紅花,師玉容的臉上也蕩漾著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