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全國兩會即將拉開帷幕,過去一年,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情牽民生、匯聚民意、凝聚力量,交出了一份份合格的履職答卷,展現了新時代代表委員的絢麗風采。今天,專題整合報道《代表委員之聲》推出第七期。
吳惠芳:“帶去農民的心意”
中央一號文件剛發布,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就認真研究起來,“一號文件提到,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鄉村治理。這些年農村的組織結構發生了很多變化。”吳惠芳一直關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改革,“現在很多農村實施社區化治理,而原有行政村的資產、土地等實施股份合作。”吳惠芳說,他將對這一問題繼續調研,并把自己的想法帶去與相關代表探討。
去年,一位在張家港工作的外地引進人才向吳惠芳求助:家里老人從安徽農村來張家港幫忙帶孫子,但很難適應城市生活,情緒有些低落,希望政府能搭建更多的老年人服務平臺,關注離鄉老人的精神生活。
隨著城市化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老人為照顧晚輩背井離鄉。“如果處理不好,會給外地引進人才帶來后顧之憂。”吳惠芳通過當地的社會組織,加強對老人的關心關愛。圍繞這一群體的幸福問題,吳惠芳起草了相關建議,呼吁各地主動幫助離鄉老人融入城市社會,豐富精神生活,創造和諧的家庭和社區環境。
4年來,吳惠芳為鄉村發展建言獻策?!皩⒙穆毴谌肴粘#钊朐鷮嶉_展調查研究,才能了解群眾的盼望和關切。開會時,帶去農民的心意,帶回好政策和好消息?!眳腔莘颊f。(來源:人民日報)
余留芬:“產業是支柱,人才是關鍵”
大年初九,貴州盤州市淤泥鄉巖博村晨霧繚繞?!盃幦〗衲赇N量再上新臺階,讓更多人喝到我們的‘人民小酒’,為鄉村振興助力?!币魂嚤夼诼晜鱽?,酒廠迎來新年開工第一天,余留芬特意到釀酒車間走了一圈。
余留芬是淤泥鄉巖博聯村黨委書記,也是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2020年,村辦企業巖博酒廠銷量增長,“人民小酒”年銷售額突破4億元。
“產業是支柱,人才是關鍵。”去年面對疫情沖擊,村集體經濟仍然持續壯大,余留芬把這歸功于村里選對了產業,并建立起了一支有凝聚力、戰斗力和創新力的團隊。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今年她的提案將重點關注人才和產業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支撐作用。
16年來,巖博酒廠從小作坊一步步發展為年產量5000噸的現代化酒企,為當地群眾帶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余留芬介紹,如今酒廠職工有近800人,其中不少是返鄉就業的當地大學生,這些年輕人填補了企業在技術、營銷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缺口。
余留芬到鎮村及企業深入調研?!稗r村基層組織和村級企業是農村引才、留才的主要落腳點。”針對發現的問題,余留芬認為,發展壯大村級產業,保障各類人才的待遇和發展機會,才能激勵人才在農村大顯身手。(來源:人民日報)
趙皖平:提出沾著“泥土”的鄉村振興建議
“技術創新點在哪,能解決什么問題?”“如何提高光伏扶貧電站效益?”2月2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會議室內,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科院副院長趙皖平正與企業代表座談。
臨近全國兩會,趙皖平的調研安排也迎來高峰期。就在前一天,他剛剛在合肥市長豐縣楊廟鎮馬郢村調研,“想盡可能多跑一些地方,多聽一些實情。”這些年,作為一名農業科技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趙皖平的履職建言始終離不開一個“農”字,內容涵蓋脫貧攻堅、農村飲用水安全、農村經營管理體系等諸多方面。
談起這些話題時,他總是聲音洪亮、精神飽滿?!跋胩岢龈哚槍π院涂刹僮餍缘囊庖娊ㄗh,就得去一線。”在趙皖平看來,全國人大代表只有多去一線實地調研,才能把問題搞清楚、講明白,不說外行話,確保監督落在關鍵處,真正為民發聲。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趙皖平最多時一年走過10余個省的60余個貧困縣,有多達100余天在一線走訪。近年來,他帶著這些沾著“泥土、露珠”的鮮活建議上會,不少還被吸收采納推動了政策完善,如建議規范“禽流感”表述、建議疫情防控時期加大發揮電商扶貧作用等。今年全國兩會,趙皖平已準備了10余份建議。翻開《關于建立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長效機制的建議》《關于發揮新鄉賢在鄉村振興中作用的建議》《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國畜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的建議》等材料,字里行間透露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來源:新華社新媒體)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