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明村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垛莊鎮,有690戶2256人。2022年,依靠土地流轉帶來的種養殖項目,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1萬元,打了個翻身仗。
收入增加的同時,村子也變美了。“我們動員老少爺們齊上陣,15天拆掉了62間廢棄豬欄牛舍,9個月完成汪塘治理、道路硬化,村莊環境大為改觀。”垛莊鎮長明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乃江說。
去年以來,山東省臨沂市為破解農村黨員“活動開展難、日常管理難、作用發揮難”的問題,創新了農村黨員“由事看表現、紅黃榜上見”制度,將農村黨員分為在職、在家、老年、流動和預備黨員五大類,入黨積極分子也一同納入管理,分別確定了基本義務、模范帶頭和紀律約束等事項清單,每月在黨員大會上通報,同步在黨務公開欄和村民微信群進行公示,還設立紅黃榜,起到了紅榜“露臉亮績”、黃榜“自省出汗”的效果。
如今的長明村風景秀麗、班子團結、村風和諧。但在去年以前,長明村還被列為全市后進班子。在班子整治過程中,長明村緊盯黨員分類管理量化積分這個有力抓手,強示范、樹榜樣、塑典型,吹響了村莊治理的“集結號”,從村干部到普通黨員到入黨積極分子擰成一股繩,實現了后進到先進的華麗蛻變。
環境整治是村莊發展過程中避不過的難題,在“三清三拆三整治”開展前,老黨員劉乃敬、劉全厚在黨員大會上率先表態:自己年紀大了,出不了力,但是涉及到自己家的樹木、豬圈需要砍的、拆的,絕不阻攔,不要賠償!老黨員的主動帶頭,打響了美麗村莊建設的“第一槍”。
在清拆工作中,在職黨員全體上陣,在家黨員張昌友、周金貴、劉習后、段才厚等,義務參與,不怕臟不怕累,奮戰在一線,清拆私搭亂建等60余處。流動黨員密其海、入黨積極分子段森林,平時不在村里居住,向村里捐贈了掃帚、鐵锨等物品。在基礎設施建設時,為了保證道路鋪設質量,在職黨員劉乃軍盯在一線,本來當的是“監工”,卻自告奮勇變成了“長工”,負責起了為道路兩邊支模板的工作,在烈日高溫下一干就是一個多星期,保證了道路順利完工。流動黨員王升寶在臨沂工作,回村參加主題黨日等活動時,細心的他經常會自費購買幾包打印紙、簽字筆等辦公用品,送到村辦公室。
正是有了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長明村在2022年全縣一體化考核中取得了13名的成績,比2021年底的256名躍升了243個名次。2023年5月,被選定為全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現場推進會觀摩現場。
巨大的轉變離不開“由事看表現、紅黃榜上見”活動的不斷完善推進。隨著每月對表現優秀、事跡先進黨員進行公示,并通過鎮級公眾號進行廣泛宣傳,營造出你追我趕的良好干事創業氛圍。現在的長明村“由事看表現、紅黃榜上見”公開欄周圍,時常會有群眾感嘆,“你看看,怪不得他能是個黨員呢!”從圍著看、催著干變成了我能行、主動干,從冷眼旁觀到我也搭把手,推進的是工作,改變的是作風,美化的是人心,群眾對于村級班子、黨員隊伍也是越來越信,越來越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