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孟良崮村俯瞰。(垛莊鎮供圖)
冬日暖煦。在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垛莊鎮孟良崮山腳下,水庫、小橋、院落錯落有致。走進櫻之崮鄉村旅游度假區內,西孟良崮村村民彭元東和幾位農民正在修剪桃枝。彭元東笑著對記者說,農閑時他在這里打臨工,一天100元錢,日子越過越有盼頭了。
西孟良崮村位于孟良崮戰役的主戰場孟良崮山腳下。村莊南側的“橫山戰斗遺址”碑刻,記錄了那段紅色歷史。“我們村地理位置優越、紅色歷史厚重,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村莊街巷臟亂差,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滯后。發展產業成為改變面貌的關鍵。”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玉坤介紹,2019年,經過多方奔走洽談,村里先后流轉500多畝土地,櫻之崮田園綜合體項目順利落地。該項目采取“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訂單農業、循環農業、創意農業,吸納百余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
2020年,借助入選全國首批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的契機,西孟良崮村獲得中央財政資金200萬元、縣鄉補助資金23萬元,按照“有址可尋、有物可見、有史可講、有事可說”的要求,高標準建設村史館一處,重點挖掘橫山戰斗遺址和西孟良崮村村民參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鮮活事例,教育廣大村民和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
在張玉坤的一路介紹下,紅色元素映入記者眼簾。在黨群服務中心門前,紅旗、火炬等雕塑鮮艷明亮;村內墻上,《沂蒙山小調》《家在沂蒙山》等紅色歌曲三五步就能看見;文化廣場上,八路軍雕塑、紅色標語等隨處可見……在此基礎上,西孟良崮村聯合櫻之崮田園綜合體、省市縣三級教育部門,打造以“紅色教育+勞動體驗”為主題的青少年研學教育課程,與鎮域內沂蒙精神培訓中心、黨性教育基地等聯合開發研學路線。目前,西孟良崮村已申報“全國大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示范基地”,接待各類研學團隊600余批次,預計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余元。
山上水果多,山下旅游旺,村里年輕人紛紛回村創業,農家樂老板曹正友就是其中一位。“張書記說現在村里賺錢門路很多,讓我抽空回來看看。”將信將疑的曹正友利用節假日回村后走上一圈,果然,“來玩的游客很多,幾家農家樂一到飯點就忙不過來。”于是,曹正友回村開辦了農家樂。他高興地說:“多的時候每天有10余桌客人,去年純利潤10多萬元,比在外面打工強。”
紅綠融合發展的勢頭越來越好,西孟良崮村黨組織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統籌整合資金項目,盤活集體資源資產,成立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村集體和社員均以土地入股,集體入股土地20畝,社員入股土地30畝,以種植櫻桃、蜜桃、西瓜等水果為主,以采摘園形式由村黨支部經營,預計年收益可達3—4萬元。“紅色歷史資源變成綠色發展‘聚寶盆’,西孟良崮村的發展蒸蒸日上。”張玉坤笑著說。
孟良崮紀念碑。(垛莊鎮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