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六姐妹事跡陳列室。(野店鎮黨委供圖)
煙莊村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野店鎮西南10公里處,是著名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的家鄉,村內紅色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AAA級紅色旅游景區、國家森林鄉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省級紅色文化特色村。
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戰爭年代涌現出來的女性英雄群體,她們在萊蕪戰役、淮海戰役,特別是在孟良崮戰役期間,先后多次組織村里上百名婦女為子弟兵烙煎餅、籌糧草、運彈藥、洗軍衣、做軍鞋,并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出色地完成了救送傷員任務,為戰役的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1947 年 6 月 10日,當時的《魯中大眾報》以《婦女支前擁軍樣樣好》為題,報道了煙莊村婦女張玉梅、伊廷珍、公方蓮、楊桂英、伊淑英和冀貞蘭六姐妹在孟良崮戰役中支前擁軍的事跡,稱之為“沂蒙英雄六姐妹”。和平時期,她們帶頭建設家鄉,支持部隊建設,成為新時期的愛黨擁軍模范。
沂蒙六姐妹事跡陳列室就是這片土地紅色精神的傳承。陳列室于 2010 年 9 月份動工,2011 年 5月建設完成,建筑面積 5050 平方米,占地 20 畝,名稱由遲浩田將軍親筆題寫。陳列室主館三層,副館兩層,館頂斜屋面,中間大廳為不銹鋼網架設計。陳列室主要展示了沂蒙六姐妹集體和個人擁軍支前的模范事跡,以及蒙陰縣及野店鎮不同時期的革命史等,是山東省黨性教育基地蒙陰教學點、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山東省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為進一步弘揚“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凝聚發展合力,煙莊村依托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項目,建設了沂蒙六姐妹紅色教育基地。按照“有址可尋、有物可看、有史可講、有事可說”的工作目標,依托沂蒙六姐妹事跡陳列室、六姐妹故居等,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進一步打造提升六姐妹故居,全面加強煙莊村高質量發展,努力將煙莊村打造成為以紅色文化研學、革命傳統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特色發展村。基地實現了吃、住、學、游四位一體的新突破,使沂蒙六姐妹紅色精神的活力更加彰顯,綠色產業的生機更加凸現,“紅綠相襯”的精品旅游日益完善。帶動發展采摘旅游業、民宿、農家樂,促進文、旅、商融合發展,實現強村富民,助力鄉村振興。
同時,煙莊村探索“四化機制”工作法全力打造紅色美麗“樣板”村,按照項目化、組織化、公司化、品牌化的運營機制,積極從提升建設、基地運營、招商發展三個方面著手,堅持統籌規劃、整合資源、整體提升,全面推進沂蒙六姐妹教育基地建設。
如今的煙莊村村容村貌日新月異,產業欣欣向榮,回鄉創業人員越來越多,鄉村振興前景可期。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利用好煙莊村紅色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紅色研學、鄉村旅游,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野店鎮煙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孫云貴口述 公維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