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樹掌鎮回車村,現有村黨支部委員3人,黨員28人,村委會委員3人。轄3個村民小組,共182戶528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5戶、168人,于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
古有“孔子回車”,今有“人才回歸”?;剀嚧逡颉翱鬃踊剀嚒睔v史典故而得名。相傳孔子周游列國,傳道講學。當他行至太行山大峽谷五指峰下,不禁被這里良好的鄉風禮儀所感動,認為不需要教化,掉轉車頭,打道回府。鄉民好言挽留,孔子留宿一夜。自此,得名為“回車村”。
改革開放后,村上的青壯年紛紛外出務工,回車村一度成為人口“空心村”、經濟“空殼村”,群眾戲稱“三無村”:發展無動力、群眾無活力、支部無能力。進入新時代,縣委在全縣實施“鄉土人才回歸工程”,鎮黨委千挑萬選,把在外做買賣的魏于程給請了回來,擔任支部書記。
過去“賬上沒錢”,現有“集體經濟”。手中沒把米,叫雞都不靈。過去,支部沒有凝聚力,更無戰斗力,說話沒有聽,辦事沒人跟。近年來,支部書記魏于程提出了“既要富農戶,又要強集體”,堅持“母雞公雞一齊養”,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一是用力養“母雞”,大力發展“能下蛋、收益好”的項目?;剀嚧迓奖橐岸际沁B翹、黃芩、柴胡、黨參等,中藥材種類多、數量大。黨支部利用村集體經濟扶持壯大資金100萬元,建成了占地1000余平米,集烘干、生產、晾曬、庫藏為一體的中藥材收儲加工廠。帶動本村及周邊10多個村莊1200余名群眾采摘中藥材,戶均年增收30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8萬元。今年又將中藥材種植基地擴大到1000余畝,村集體經濟年收入16萬元。還將40萬元產業項目資金入股本村的“壺關縣吉祥豆制品有限公司”,用于純山泉水制作豆腐、豆腐皮及豆腐干等系列產品,安置10余名貧困人口就業,僅此一項,村集體年均增收4萬元。二是量力養“公雞”,開發“觀賞型”項目。依托孔子回車、紅色典故等旅游資源,在村口石壁上繪制了孔子回車、孔子觀水等數十幅壁畫,在主干道兩側豎立了100余塊《論語》名言名句宣傳牌,在居民房屋墻壁上繪制了20余幅“仁義禮智信”系列故事。依托抗戰時期黃克誠大將率領三四四旅駐扎地、《新華日報》華北版臨時印刷廠等舊址,開發“守初心、擔使命”旅游線路。三是盡力孵“小雞”,開發有潛在市場的未來項目。大力發展農業觀光、儒家文化、生態旅游為一體的“農文旅”生態旅游經濟帶,引導群眾投身旅游經營、旅游商品生產、就業等文旅產業,讓“貧困戶”蛻變成“小康戶”。
過去“思路不清”,現在“村有特色”。一是營造氛圍“舉好旗”。黨支部牢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扛起主責、抓好主業、當好主角,開發了“黨建一條街”,在沿街兩側懸掛黨建文化展示牌60余塊;建成了黨群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了一個集黨務、政務、賬務、商務于一體的“一站式”便民服務平臺。組織黨員整治環境衛生,購買“垃圾運輸車”,定點回收垃圾,垃圾不落地,臟村變凈村。拓寬、硬化出村路4.2公里。這成為回車村一張“閃亮名片”,周邊鄉鎮、村黨員干部多次來觀摩學習。二是建好陣地“強管理”。按照“四議兩公開、三步四循環”的標準,對村級組織場所進行了規范化建設,實現“議事有場所、活動有設施、服務全覆蓋,辦事不出村”;規范管理黨員隊伍,實行“四全”工作制,即“時間全日制、作風全天候、身心全投入、服務全心意”;落實了“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員積分管理、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制度,夯實黨建工作基礎。三是點線聯動“搞服務”。成立“黨員服務隊”,開展普通黨員“設崗置責”活動,設立環境衛生、調解矛盾、宣傳政策、社會穩定、森林防火、結對幫扶“先鋒崗”,“點對點”服務、“面對面”宣傳、“零距離”調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大幅提升脫貧攻堅群眾滿意度?!安煌跣?、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為群眾解決難事210多件,滿意度調查達到96%以上。實現了村級組織“強起來”、精準扶貧“實起來”、村容村貌“靚起來”、基層治理“好起來”。實踐證明,黨建有力度,服務有熱度,發展就會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