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上訪第一村”何以逆襲成如今的“美麗新農村”?洛江溝的村民說這都得益于“兩寶”——綠瑩瑩的牡丹和老高。洛江溝實現由亂到治,發展由疲轉興,高金來摸出個竅門來,那就是“開會”——村黨支部會、村民代表大會、群眾大會,但凡開會,頭一件事,黨員重溫入黨誓詞。 東南西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洛江溝村的“大變遷”,充分說明鄉村振興必須堅持黨建引領,必須有一個過硬的黨支部,必須有一個過硬的黨支部帶頭人,必須找準一個致富產業,圍繞全面小康目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求真務實,久久為功,真正讓鄉村美起來,產業興起來,農民富起來。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每年5月,洛江溝2500畝牡丹花進入盛花期,迎春怒放,嬌俏可愛。賞花的游客絡繹不絕,還不忘拿起手機拍照留念。“這可不是普通的牡丹,這是油用牡丹,不僅可以觀賞,還極具經濟價值,籽是煉油的稀罕物,一畝地保守收入3500元。”支部書記高金來向前來參加牡丹文化旅游節的游客興高采烈地介紹到。
微風徐徐,花枝搖曳,舉目遠眺,花海喜人。誰能想到,幾年前,這里還是平均落差近4米的采煤沉陷區。
十八年前,為了支援煤炭開采,洛江溝村舉村搬遷,煤礦也許諾要讓老百姓住上新居。誰料事與愿違,煤礦錢沒少花,群眾也沒受益,“上黨第一村”沒有建成,反倒成了老百姓口中的“上當第一村”,信訪壓力畸高不下。
過去的“上訪第一村”何以逆襲成如今的“美麗新農村”?洛江溝的村民說這都得益于“兩寶”——綠瑩瑩的牡丹和老高。
在2017年年底的換屆選舉中,德高望重的七十有一歲的老黨員高金來第三次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老高退休前是潞安集團多種經營局人事勞資負責人,擅管理,退休時有私營企業出價三五十萬“挖”他,他不去,非要回洛江溝。
2009年,經村民選舉產生了新的領導班子,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上任后的村干部們,對洛江溝村的困窘現狀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認為洛江溝村的未來,不能一味地依靠“上訪”,單純依賴政府也不現實,最終還是要靠農民自身發展,在土地上做文章,自尋出路。恰逢此時,山西潞安集團開始推廣經濟型作物油用牡丹的種植,支村兩委立刻開始了項目的考察工作。
歷經三年多的考察、籌備,以及縣政府的大力支持,油用牡丹終于在洛江溝村落地生根。采用“公司+農戶”的模式,與潞安集團合作,流轉土地2500畝,新建了千畝油籽牡丹推廣示范基地,每年村集體增收25萬元、村民人均增收3500元,同時帶動全縣種植油籽牡丹20000畝。依托牡丹產業,洛江溝成功引進潞恒農業科技產業園、麓臺山賽車場兩個文旅項目,舉辦洛江溝村牡丹文化旅游節、汽車場地越野挑戰賽,為持續發展牡丹產業和鄉村旅游奠定了基礎。
洛江溝實現由亂到治,發展由疲轉興,高金來摸出個竅門來,那就是“開會”——村黨支部會、村民代表大會、群眾大會,但凡開會,頭一件事,黨員重溫入黨誓詞!
村黨支部把發揮支部、黨員引領帶動作用作為根本舉措,定期召開黨小組會、支委會、黨員大會,讓黨員群眾充分發表意見,打造協商溝通、民主評議、科學決策、公開監督和解決問題的平臺,實現了村內“大事小事大家議、大錢小錢大家定、事好事壞大家評”。
如何打造美麗新農村?——“管住臟、亂、差,留下真、善、美”。高金來帶領村民完成全村道路硬化3萬平方米,修建田間道路12公里,建設文體活動廣場、農家書屋、公廁,添置健身器材,為村民提供了健身、娛樂、休閑、納涼的場所。按照“一間房一棵樹、兩間房一池花”的要求建設五彩庭院,植樹5000余株、栽花500余池,正在推進實施垃圾分類、廁所改造、清潔取暖,形成了干凈整潔、優美舒適的村居環境。
環境美,“人心”更美。2010年開始,洛江溝村給6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發300元慰問金,70歲以上的發600元,凡是80歲的老年人,過生日,村委要送蛋糕,2012年起又開始評選全村的“模范兒子”“孝順兒媳”。積極構建“村委——理事會——農戶”三級自治架構的鄉村治理體系,圍繞“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目標,采取板報宣傳、專題講座、娛樂活動等形式,開展村民道德教育和法制宣傳教育,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倡導家庭美德,弘揚社會新風,讓文明實踐遍地開花、處處成景。
東南西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洛江溝村的“大變遷”,充分說明鄉村振興必須堅持黨建引領,必須有一個過硬的黨支部,必須有一個過硬的黨支部帶頭人,必須找準一個致富產業,圍繞全面小康目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求真務實,久久為功,真正讓鄉村美起來,產業興起來,農民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