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為民服務,凝聚黨心民心。在天津武清區白古屯鎮,韓村黨總支圍繞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以2021年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作為新起點,該村堅持創新思路舉措,持續強化理論宣講、為民服務和機制建設,用干事創業的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武清實踐扎實推進。
持續強化理論宣講,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為讓黨的新思想新理論扎根基層、深入人心,韓村黨總支創新學習方式,堅持專題黨課深入學、線上線下結合學、入戶宣講創新學,打造“最美韓村”公眾號線上學習平臺,設置“小韓學黨史”系列欄目,為村內黨員定制“隨時學、隨時看”的線上輔導資料,使黨員學在日常、學在經常,理論學習更加入腦入心。針對出行不便的黨員群眾,村黨總支創設“一個人的劇場”特色宣講團,采取“送戲上門+入戶宣講”的方式,由村黨總支成員和宣講團成員共同深入到特殊群體家中,以經典的評劇選段抒發黨的新思想、新理論,并主動了解黨員群眾困難問題,及時幫助協調解決,讓黨的政策以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到基層群眾。
持續強化為民服務,擔當盡責彰顯作為。村黨組織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聚焦群眾關心的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福利保障、社會治安等方面情況持續用力。針對影響村莊排水的違法建筑,支部統籌、支委包戶,集中行動開展整頓,確保落地見效。為提升村莊人居環境,一方面積極爭取謀劃推進人居環境提升項目,美化民居立面,形成黨建引領的紅色長廊;另一方面立足“軟硬件同步提升”,評選“清潔庭院”,完善“分片分組+不定期抽查”的保潔工作機制,帶動村民共建美麗家園。聚焦進一步拉近與群眾的距離,黨總支積極開展“民情日記大走訪”,村“兩委”走訪老黨員、村民代表、困難群體,了解村民急難愁盼,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民心工程,明確落實責任,實行閉環管理,將農戶關注的農業灌溉設施提升、老年人關心的幸福大院、學生期盼的候車亭等事項逐一落實落地。村“兩委”用通民情、暖民心的服務讓村莊發生了實實在在的改變,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持續強化機制建設,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聚焦產業興旺、村民富裕要求,村黨總支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積極整合區域資源,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機制,培育“津小韓”農產品品牌,打造“津小韓”農品展銷吧,推動農業結構調整,讓韓村的農產品更有故事、更有銷路、更有收獲。村內創業達人王海寶,被大家稱呼為“紅薯哥”,建成了“津小韓薯來寶手工坊”,讓顧客品嘗到了“小時候的味道”,每年創收20多萬元,實現了收入翻番。聚焦鄉風文明,建立黨建引領文化新風尚機制,建設韓村文化振興服務基地,讓戲曲工作室、聲樂舞蹈室、藝涵書畫室用起來、火起來。同時,積極推進研學基地和研學路線打造,高標準建設武清區委黨校韓村教學基地,完善課程體系,豐富紅色研學內容,推進“韓村經驗”向“武清經驗”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