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在新疆伽師縣英買里鄉拉依力克村村民帕孜力·依斯拉木家的新梅園里,一串串紫紅色的新梅綴滿枝頭,令人垂涎欲滴。樹下,由駐村工作隊隊員、村干部、黨員組成的志愿服務隊正忙著采摘、分揀、裝箱、過秤、打包、裝車……“新梅成熟后,我們每天9點就來幫忙了。”拉依力克村駐村第一書記焦金魁說,“今年新梅價格不錯,通貨每公斤13元到17元,優等果每公斤25元。”
不一會兒,地上就堆起一座座新梅的小山。當天上午,大伙兒采摘了120噸新梅。晚上,這些新梅就能進入冷鏈列車,72小時后,它們將帶著伽師特有的甜味抵達廣東、上海等地。
拉依力克村種植新梅有些年頭了。此前,由于種植技術落后、銷路不暢等原因,種植戶收益不理想。為破解發展瓶頸,駐村工作隊多次邀請新疆林科院、縣鄉林果技術人員到村現場指導,培訓村民3100人次。邀請山東省專業林果技術團隊,對3150畝新梅樹統一壓枝、剪枝、施肥,手把手教會320位種植戶掌握了新技術。現在,全村新梅迎來了大豐收,畝均產量1噸以上,畝均收入由過去的1萬元提高到1.3萬元。
為鼓勵村民抱團發展,工作隊和村“兩委”引導致富能手組建新梅合作社,爭取項目資金,修建了7座2800立方米的保鮮庫。同時,按照“基地+農戶”模式,幫助合作社與京東集團簽訂合作協議,京東集團投資180多萬元安裝物聯網環境監測系統,建設京東農場新梅種植示范園1100畝。村民熱合馬尼江·阿吾提介紹說,現在他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查看新梅生長情況,他家種了6畝新梅,今年收入可以突破10萬元大關。
新梅成熟期短、不易保存。2021年,在廣東援疆指揮部和佛山市的鼎力援助下,伽師縣籌集3.8億元在英買里鄉建成集多種生鮮水果分揀、保鮮、冷藏、交易、研發于一體的粵伽新梅產業園。產業園中的4座冷庫交由京東集團負責運營,今年7月,京東集團率先引入12條智能分選生產線,新鮮采摘的新梅可以在生產線上完成自動分揀,裝入統一標識的外筐,在恒溫車間完成自動化加工、保鮮庫預冷后,通過冷鏈物流發往目的地城市。
新梅種得好是基礎,運得出、賣得好才是關鍵。“伽師縣新梅種植已告別了人工分選、車拉肩扛,機械化的生產線每天可分揀新梅50多噸,72小時可以送達全國大多數城市,包括東部沿海省份。”伽師縣委副書記王永介紹說。
在自治區發改委積極對接協調下,8月21日,“喀什—西安”新疆伽師新梅2022年首趟冷鏈班列啟運,32個冷鏈集裝箱滿載著720噸伽師新梅從喀什站駛出,冷鏈集裝箱24小時不斷電,每5分鐘更新一次箱內數據指標,保障新梅的新鮮度。今年共開行5趟專列,運送3600噸新梅,總價值超7000萬元。同時,伽師新梅通過“線上+線下”聯動,依托網紅直播帶貨,以及線下新疆果業、百果園等1萬多家門店,正走向國內外大市場。
“新梅種植致富農戶,541戶村民人均年收入已達1.4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也突破50萬元。”焦金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