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博雯)“你這小店大變樣了,蔬菜水果新鮮還好吃。”走進新疆阿勒泰市紅墩鎮“日照金山”服務站,干凈整潔、陳列有序的店面讓人耳目一新。
像這樣的服務站,阿勒泰市已建成12家。阿勒泰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劉黨生介紹,該市大力推動“黨建+”與農業農村工作深度融合,在不搞大拆大建的前提下,把部分警務站改造為“日照金山”服務站,定點銷售鄉鎮土特產品,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
為建好“日照金山”服務站,阿勒泰市大力推進“六小、七進、九規范”。“六小”,即小作坊、小庭院、小倉儲、小牧場、小物流、小平臺建設,阿勒泰市126個村、社區抱團發展,設立810家農副產品小作坊、347處農副產品收儲室,盤活102家寄遞物流村級站點,將農產品銷售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成農民致富的“黃金一公里”。“七進”,即推進土特產進超市、進酒店等,旨在整合資源幫助農產品進城售賣。此外,還推出規范經營主體、宣傳設計、產品配送方式、商品布局等“九規范”,規范各服務站的經營管理行為。
今年,該市“日照金山”服務站已累計銷售農副產品2000多萬元,帶動近5000戶農牧民戶均增收2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