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二、周日,浙江省武義縣履坦鎮葉長埠村就分外熱鬧,眾多古玩商家、古玩愛好者前來擺攤、交流、交易。葉長埠村是浙江武義縣古玩第一村——這張閃亮的名片,離不開村書記張君揚3年來的付出。
葉長埠村打造的古玩街。朱翚 攝
連夜跨縣墊資搶購老房子
2017年,履坦鎮啟動“一村一品”秀美村莊建設。葉長埠村在古時候是金華至武義水路運輸的首站,也是武義水陸碼頭之一,是當時遠近聞名的商業中心,村里有50多棟閑置的明清古建筑。“何不好好開發一下,讓古碼頭煥發新姿?”張君揚敏銳地嗅到了“葉長埠村發展的春天來了!”
“宜早不宜遲!”張君揚和村兩委商量建設方案,并得到了履坦鎮領導的大力扶持,修繕古民居就這樣大刀闊斧地開始了。
一天,張君揚得知鄰縣磐安縣有一幢明代老房子拆遷待售,便連夜開車前往,和戶主軟磨硬泡了一個晚上,最終以15萬元的低價將老房子買到手。為防止對方反悔,張君揚自掏腰包墊付了這筆錢。張君揚興奮地說,“這幢老房子的材料、家具運回去,能在村里建一座品相很好的‘新’的老房子。”隨行的村干部程大政回憶:“第二天,永康的一位古玩愛好者愿出20萬元的高價從我們手中買走,轉手就能夠賺5萬塊,但我們一口回絕了。”
在張君揚的影響下,村干部對修繕古民居的每一個細節都很上心。“每一幢老房子修繕,總有村干部守在工地,能用的磚塊一一撿起,碼放整齊;能用的大石塊,用筆做上記號,找到合適的地方就用上去。”張君揚說,“村里老房子的設計、村道的布置美化,我們沒有花錢請專業設計師,在保留村莊古樸風貌的基礎上,還節省了一大筆錢。”
隨著50多棟、5000多平方米的明清古民居修繕完成,葉長埠村再現了白墻黑瓦、商賈繁華古埠碼頭的水鄉風韻。
代老板保管店鋪鑰匙
古民居修繕后,如何讓其“活”起來?葉長埠村打出的第一張牌是挖掘鄉賢資源。該村鈄文紅、鈄文良、程平貴3位鄉賢是愛好古玩者,古玩生意在金華一帶做得紅紅火火。張君揚特地登門拜訪,三人被張君揚清晰的思路和干事創業的熱情所感動,答應返鄉支持村莊發展。在鄉賢們的帶動下,武義首條“古玩街”初具規模。
如今走進葉長埠村,一座座老宅化身為一家家古玩商店和一個個精品古玩展示館。古玩街上有31家藏品交易店鋪、1家民俗文化展示館、1家百床展示館、1家紅妝展示館和4000平方米的地攤交易區。每周二為地攤交易日、每周日為古玩拍賣會,已吸引永康、麗水等地古玩商鋪入駐。
“沒有哪個商家會把店鋪鑰匙交給別人管的,可我們這里所有古玩店鋪的鑰匙,張君揚手里都有。”村干部程大政說。古玩店主王仁標是最早一批到村里開古玩店的,“我們經常要到全國各地跑,偶爾店里有事回來比較麻煩,我就將鑰匙交給書記,有事情一個電話打給他,他總會在第一時間幫助處理妥當。”
葉長埠村正著手開發古玩街二期工程,引進更多商家前來投資。張君揚說,下一步還會引進特色餐廳、民宿、體驗式商店等配套產業,讓古玩街發展更加穩定。目前投資400多萬元的音樂主題餐廳已開門試營業,另有20多個古玩商、文旅創客初步達成到古玩街開商鋪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