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長治市不斷豐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拓寬收益渠道。去年底,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97.2%。
近年來,長治市從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扶持政策、強化考核激勵三方面,推出13條具體舉措,推動群眾致富、集體增收。市級財政下撥10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75個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打造45個示范村,帶動村級集體經濟良性發展。
壺關縣嶺東村2016年整村脫貧后,把發展重點放在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上。整村搬遷后,村集體將舊村閑置資產折價入股到鳳凰山莊,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先后投入產業資金134.6萬元,入股分紅12.11萬元。同時村合作社流轉土地100多畝種旱地西紅柿、豆角等蔬菜,50多村民在合作社就業,去年畝均凈收入1萬元,老板掙了錢、村民得實惠、村集體經濟也壯大了。武鄉縣石北村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資源,打造“自然景觀+紅色文化+歷史傳統”旅游品牌,上馬網紅橋等20多個旅游設施項目,去年接待游客逾10萬人次,村集體實現收入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