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破解耕地占補難題,福清市在福建省率先推行造地項目,??阪偤舐反逭堑谝慌痉洞?,成功盤活閑置坑塘及周邊零碎用地共143.4畝。項目驗收后,耕地順利流轉,轉出方(村民)和轉入方(農業合作社、個人等二次轉包單位)收入均有提升,還引來更多白鷺等鳥類棲息,經濟和生態效益喜人。
新增耕地投用具有獨特性,如表層碎石多、土質軟。近年來,在流轉和管護過程中,新增耕地暴露出經濟收入難穩定、社會合作難牢固、生產生態難協調等問題隱患。政府該如何介入監督種植一季水稻、做好地面培肥?對此,筆者認為政府應當發揮引導、扶持、服務、監督的作用,并據此提出以下建議。
資金支持消除后顧之憂。一是爭取多方獎補政策活水,用好種糧補貼、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惠農政策,密切供銷社與轉入方在購種、銷售等方面的合作,有效分擔市場風險。二是釋放多元金融服務活力,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總原則,優化農業保險和涉農貸款服務,兜住轉入方風險底線。三是培育多類農服社會機構,保障病蟲害防治等耕收關鍵環節的生產服務,提供科技指導、法律咨詢、品牌創建等農業社會化服務。
制度建設推動穩健發展。一是規范土地流轉法律服務機制,在鎮經管站設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提供咨詢服務和合同樣本。對于農戶的整田,安排專員指導簽訂和歸檔流轉合同。對于村民的散田,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鼓勵村民自愿入股,整田連片、集中流轉。二是完善土地流轉信息平臺運營機制,省農業農村廳牽頭,搭建土地流轉服務信息平臺網站,轉包農服第三方管理運營,建立資格審核機制,分級開放有關功能。三是優化土地矛盾糾紛化解機制,鼓勵設置風險保障金,作為任意一方無法正常履行合同的風險防范手段。加強資金監管,確保各類惠農資金落實到位。
多措并舉守護生態環境。一是開展農業耕作綜合考核,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緊扣即將擁有土地承包證發放職能和專項資金考核新增耕地二十年的契機,完善耕地電子信息,以實名制登記和數字化巡田來壓實承包方主體責任,以專項管護資金的發放引導鎮村參與監督。縣農業農村局將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畜禽糞污資源化等指標納入考核清單,源頭防控土地污染。二是推廣農業操作技藝,深入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結合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復制推廣先進經驗,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三是融入村莊發展建設,明確新增耕地在村莊規劃中的發展定位,依靠個人和集體利益的統一來保障耕地合理開發經營。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地膜清理、插秧助農、電商帶貨等志愿者活動,營造共同參與綠色耕地建設的良好氛圍。
福建省福清市??阪偤舐反宕逦瘯魅沃?黃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