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杜蘇芮”導致河北省多縣(區)遭遇洪澇災害,為加強受災地區防汛救災工作,河北省委組織部召開全省開展“防汛救災黨旗紅”工作會議,要求迅速建立落實“五級包聯”機制,努力解決受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截至8月7日8時,河北累計派出4463個工作組,投入查險搶險力量86.95萬人次,轉移避險168.58萬人。下面這組鏡頭,記錄了一線黨員干部搶險救災的場景。
涿州遭遇嚴重洪澇災害,水淹面積一度達到城區60%,積水平均在1到1.5米,最深處達5到6米。8月4日,涿州市傳來消息——28個存在失聯隱患的村落全部排查完畢,全市共計402個村落全部取得聯系。城區主干道路積水基本消退,因災斷電的75個居民小區恢復供電。
8月6日上午,在涿州市清涼寺街道馬坊村村委會院內,一位頭部受傷、包著紗布的小伙兒正忙里忙外,搬運、分發救災物資,安排清泥消殺工作。
這位小伙叫張朋洋,共產黨員,36歲,是馬坊村“兩委”干部中最年輕的一個。8月4日16時許,因連日防汛救災,過度勞累,剛巡查完線路的張朋洋開車撞上水泥電線桿,汽車的兩個氣囊瞬間彈出。他頭部受傷,血流不止,胳膊和腿也受傷出血,被送往醫院后,頭部縫了10針。經過縫合包扎處理,張朋洋離開醫院又立即投入工作中。
“7月31日以來,張朋洋一直沖在一線,連續工作5天4夜,沒睡過一個囫圇覺,太疲勞了。他對工作負責任,群眾評價高。”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海濤說。
“身為黨員、基層干部,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沖在一線,為村民服務,這是我的本職工作。”張朋洋說。
“大伙兒辛苦了,這幾天天氣炎熱,大家一定注意防暑降溫。這是給大伙兒帶來的防暑藥品。”這幾天,滄州市委政法委駐韓村鎮中大屯村第一書記王德龍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同鎮村黨員干部一起,一直在子牙新河韓村段參與巡堤守堤工作,并給巡堤人員送去自己掏錢買的防暑藥品。
王德龍是一名退役軍人,1996年曾在衡水市饒陽縣參加過滹沱河抗洪搶險,1998年在安徽省懷寧縣參加過長江抗洪搶險。兩次抗洪搶險的經歷,讓他對汛情很是敏感。隨著“杜蘇芮”的影響不斷升級,他便叮囑工作隊隊員們做好防汛搶險的準備。“看到啟動獻縣泛區的消息后,我覺得應該做點什么,于是拿出3000元支援獻縣泛區韓村段防汛。”王德龍說。
這是獻縣駐村工作隊防汛一線顯擔當的一個縮影。面對汛情,獻縣133支駐村工作隊積極響應號召,就地轉化為防汛救災隊,同鎮村干部、黨員群眾一起轉移群眾、排查隱患、巡堤守堤、加固涵洞,在防汛一線牢牢筑起“紅色堤壩”,守護好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