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堅持把選調生作為干部隊伍的“源頭活水”,完善田間“三步走”培育鏈,加強選調生在村鍛煉、跟蹤管理和關心激勵。
“整地播種”,科學安排提升在村實效。結合選調生知識結構、專業特長和行政村發展特點等,匹配安排到村鍛煉。如建筑、規劃建設等理工類專業,優先安排在產業園區、重點項目所在村;新聞傳播、藝術等文學類專業,優先安排在革命老區村、旅游文化村;法學類專業,優先安排到基層治理難點村。建立“選調生探訪日”機制,組織專人定期到村走訪,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引導其用好國情調研經費、服務群眾經費。
“澆水蹲苗”,精準滴灌助力成長成才。建立“雙導師”制,由錄用單位選派1名科級干部、鄉鎮黨委選派1名干部擔任導師,對選調生在村工作和生活全程跟蹤指導。發揮村干部“身邊人”優勢,手把手傳經驗、教方法,幫助熟悉村情、融入當地。在初任培訓、到村培訓的基礎上,鏈接黨校課程資源,把高質量發展、鎮域經濟等系列培訓作為選調生的選修課。常態化舉辦座談會,邀請到村鍛煉期滿的優秀選調生分享基層經歷、工作體會,職能部門業務骨干傳授工作經驗。
“田間穩穗”,嚴管厚愛激勵實干作為。制定選調生“在村項目”清單、考核評分細則,不斷加強跟蹤管理。發動選調生每年結合所在村發展,至少確立一個具體負責的工作項目,每季度向組織部門反饋項目進度,引導其深度參與鄉村治理、矛盾調解、村務決策、產業發展等重點任務。今年以來全區24名到村任職選調生共建立“在村項目”31個,目前已形成專題調研報告31份。每季度對選調生實行單列考核,將走村入戶、國情調研等細化為16項考核指標,由鎮黨委、村黨組織進行綜合評分,確定考核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