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瑩(左)在勝利村講解。吳倩 攝
2022年7月,我來到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永安鎮勝利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勝利村剛剛入選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抗戰時期,勝利村曾是清河軍區兵工廠駐地,擁有著豐富的革命歷史和紅色故事。
白墻紅瓦蘊藏著紅色往事,見證著村莊蝶變,傳遞著紅色精神,也映照著勝利村日新月異的新生活。到村任職一年多來,我見證著勝利村的發展變化,勝利村也見證著我的蛻變。用心用情講好勝利村的紅色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是我的使命擔當。
“爺爺,聽說您的家人中有在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您能給我們講講他的具體事跡嗎?”“我的哥哥李忠如1948年參軍,是第三野戰軍兵團20軍的戰士,他參與了渡江戰役、抗美援朝等重大戰役……”革命先烈家屬李忠活爺爺為我們講述他哥哥的英雄事跡。
來到紅色氛圍濃厚的勝利村,免不了會對其紅色歷史和紅色故事充滿好奇。就這樣,我邁開了追尋紅色記憶的腳步,入戶走訪村內革命先烈家屬、軍人家庭、老黨員等,聆聽革命先輩感人奮斗故事,追憶戰爭年代崢嶸歲月。勝利村的紅色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高擎革命先輩的精神火炬,頑強拼搏、艱苦奮斗,讓紅色基因得以賡續傳承。如今,勝利村已成為重溫激情歲月、感懷時代變遷的體驗地,成為聆聽紅色故事、致敬英雄典范的打卡地。
我把入戶走訪中了解到的紅色素材歸納整合、串點成線,精心設計編寫了“我心目中的大英雄”“傳說中的北海銀行和兵工廠”等紅色黨課,變身“紅色講師”,利用主題黨日活動、紅心講堂以及文化展演等活動契機,將勝利村的紅色故事講給身邊的黨員群眾聽,讓黨員群眾在“身邊人講身邊事”中汲取奮進力量。同時,我利用村內渤海墾區兵工廠、北海銀行、紅色大學堂等紅色場館資源,充分發揮紅色場館的育人功能和教育價值,變身“紅色講解員”,帶領到村參觀人員體驗紅色勝利路線,領略學習“三廳一堂”紅色文化,讓大家在感悟墾區紅色精神中淬煉思想,提振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今年以來,勝利村已開展研學活動5次,接待市直、區直部門聯建共建學習活動20余次,參加人員2000余人次。
我還協助村“兩委”創建了“黨支部—紅色微格—村民”三級組織架構,劃分12個紅色微格,由12個微格長精準包聯157戶。我很榮幸成為紅色微格長之一,和大家共同開展政策宣傳、走訪排查、代辦服務、糾紛調解等微服務,實現最小單位精準管理,打響“勝利人家”為民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