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村的蘑菇大棚里,黑皮雞樅菌正破土而出。 金濤 攝
“成功了!我們村里的第一批菇出棚啦!”11月1日清晨,上海市金山區駐村工作組組長、廊下鎮光明村駐村第一書記金濤興奮地告訴記者一個好消息。此次試種成功,標志著光明村成為上海市首家規模化種植黑皮雞樅菌的產業基地。而遠在800公里外的山東省菏澤市,也有一群人為這喜人的結果慶祝著。小小的黑皮雞樅菌,把上海與山東的兩個村莊緊緊聯系在一起。
黑皮雞樅菌被稱為“黑黃金”,因為種植難度高、可借鑒經驗少,規模化種植的不多見,在上海尚是空白。今年8月,在本報記者的牽線搭橋下,由金濤牽頭的上海6人小分隊前往河南、山東等地,學習考察黑皮雞樅菌種植技術。在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天中街道南城社區,小分隊見到了該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馬化彬。2022年,南城社區食用菌銷售收入超過3000萬元,已成為全國種植黑皮雞樅菌規模較大、技術較成熟的鄉村振興示范點之一。得知來意之后,馬化彬毫無保留地將一整套種植技術傳授給了來自上海的“取經者”。
此后3個月,小分隊頻繁往返滬魯兩地,并不間斷地與南城社區的專家進行視頻交流。“出菇時期的溫度要保持在15—30攝氏度,晝夜溫差控制在10攝氏度左右……”10月2日,黑皮雞樅菌菌種在光明村首次“落土”,南城社區的技術專家特意趕到光明村“把脈問診”。如今,在兩地的共同努力下,光明村順利迎來了第一潮菇,預計產量約有2000余斤,將給村集體帶來近5萬元收入。
這株“強村菇”是金山區40名駐村第一書記的共同項目,也是金山區駐村工作組的首個共富項目。金濤透露,目前,光明村正在整合資源與資金,由村集體作為投資主體籌建跨省強村公司。新成立的公司還將邀請南城社區黨組織領辦的合作社作為股東,共享發展成果。今年3月,金山區廊下鎮與浙江省平湖市廣陳鎮等地“抱團建群”,成立了全國首個跨省強村公司,啟動長三角“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建設。此次光明村與南城社區攜手,意味著金山區的“朋友圈”進一步擴大。“兩村雖然相隔甚遠,但是通過市場聯結和技術交流,我們相識相知,在共富路上攜手前進。這種機制創新,也為打破鄉村產業振興的地域限制提供了新路徑。”金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