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牟平區文化街道嵎峽河村村委會主任助理韓暢在“子榮記憶”展陳館為小學生講解。(煙臺市委組織部供圖)
山東省煙臺市組織在村任職選調生高質量開展“筑夢鄉村”行動,引導選調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力,實現助村、鍛煉真融合。
精準制定助村方案。圍繞實踐、實干、實效三個導向,聚焦“五大振興”,組織選調生發揮部門優勢和專業特長,結合國情調研、立足村情實際,從小切口入手,制定產業類、生態類、文旅類等6大類助村方案275個。強化導師幫帶作用,安排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一對一、手把手全程指導,切實提升方案實效性和可行性。
從嚴把關培點帶面。打造示范典型,通過“區市指導把關、集中展示交流、現場評審打分、優化完善提升”等形式,擇優推薦方案參加全省評審,獲評3個省級優秀助村方案,數量全省最多。全面展示交流,在選調生初任培訓班上,組織97名選調生互學互鑒,現場比武打擂,共評出20個市級優秀助村方案。
全程跟蹤指導服務。從農業農村、鄉村振興、民政、海洋漁業、文旅等部門抽調業務骨干,組建專家指導團。方案評審時,負責現場點評,并從專業角度提出153條優化完善提升建議。日常工作中,開展對口指導,建立6個領域指導群,為選調生提供咨詢、解決問題680余次。定期評估時,開展實地觀摩評價,檢驗助村實效,幫助選調生探尋鄉村振興“最優解”。
加強宣傳打造品牌。在全市選調生中征集“煙臺選調·筑夢鄉村”標識,打造“筑夢鄉村”文化符號,增強選調生認同感。舉辦經驗傳授沙龍活動,組織往年優秀方案選調生現身說法,組織新錄用選調生到省市“筑夢鄉村”優秀方案示范村、鄉村振興示范點觀摩學習,營造互學互鑒濃厚氛圍。在“煙臺選調聲”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刊發“筑夢鄉村”經驗做法和優秀助村方案,提升“筑夢鄉村”行動的影響力。